1920年代初英、美、日对在华英文报资源的争夺

作 者:

作者简介:
魏舒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高级讲师。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清末民国时期在中国发行的英文报,深刻影响了中外精英对华事务的探讨和认知。而英文报呈现出的跨国属性,为各国势力在华的舆论争夺提供了隐蔽的空间,使人不容易窥见报纸表面的主事者与背后跨国资本的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势力重返中国,开启了新一轮对在华英文报刊的布局。论文主要以1920年代英、日、美三国在上海、京津等地争夺英文报刊和信息渠道控制权的过程为中心,探讨列强在对华事务上竞争国际话语权的现象,并试图通过对在华英文报刊国别属性、资金背景与信息流动的梳理,打破过去学界常以僵化的国家界限来认知在华英文报的窠臼,揭示出报纸背后资本和利益集团彼此的跨国性渗透和资源流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在华英文报刊在跨国性和国别属性之间微妙的关系。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23 年 11 期

字号:

       清末民国时期,在外国人居留地发行的外文报刊,是活跃在中国报界的一股特殊势力。它们于19世纪西方势力深入中国的背景下产生,又随着20世纪大众报刊的普及和租界的发展而兴起。当时中国国力孱弱,政局变动剧烈,无力阻止列强在华滥用领事裁判权。而以条约赋予的领事裁判权为根基建立起来的租界系统,打破了国界与主权的限制,在列强各自“民族国家”的表面框架之下,催生了跨国的利益缠绕和身份认同。通商口岸为中外不同思想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紧密的互动空间,各列强在租界又建立起直接代表本国权力的机构,深化了“国中之国”的特殊局面。①外侨杂居的状态,使得有形的机构之归属,尚且难以框范于民族国家的概念之下,无形的文化与身份认同更是不易界定。在华发行的外文报刊便是这样一种游离于“国家”界限内外的传播媒介。②

       中国的租界作为外国人居留地,有些由单一国家控制,有些是各列强势力共存。列强之间在华也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并随着各帝国力量的消长而浮动。在华列强以其在信息技术和传播网络上的先发优势,以通商口岸和重要都市为节点,一面连通中国与世界的信息交流,垄断对中国事务的解释权;一面以自身在国际上的话语优势,加深对中国本土媒体的影响。通商口岸等外人居留地汇聚了为各国势力代言的外文报刊,其中又以英文报刊的影响最为广泛。

       清末民国时期,在华发行的英文报刊,深刻地影响着中外精英对华事务的探讨和认知。这一媒体,不仅是沟通中国与国际舆论的渠道,同时也成为中国精英讨论国是的平台。租界复杂的局势与多国势力的竞争,更加深了在华英文报刊跨国性的特质。瓦格纳(Rudolf G.Wagner)和顾德曼(Bryna Goodman)就已注意到了传统上以单一语言和国族为界限的视角,难以还原租界复杂多元的媒体环境。在他们对于租界报刊的研究之上,还有许多空间亟待开拓。③此前对在华英文报的研究中,学者多注重其对外宣传的效力,而忽略了报纸对中国精英舆论的影响。④鉴于在华英文报在中国精英中的影响力与其模糊的国别属性,各主要列强国家对这一媒体资源的竞争尤其激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势力重返中国,形成对中国精英影响力的新一轮争夺,而1920年代初更是各国在租界英文报刊布局的重要节点。

       上海作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其租界是中国与世界重要的联通窗口,一些历史的细节与因果关联,在全球的视角之下,方能得到更好的还原与诠释。学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在宣传上的合作,已有比较细致的研究,⑤本文将以英、日、美三国于1920年代初在上海租界、京津等地争夺英文报刊资本和信息控制权的过程为中心,探讨列强在对华事务上竞争国际话语权的现象,并通过对在华英文报刊身份与信息流动的讨论,打破僵化的以国家界限来研究在华英文报刊的模式,揭示报纸背后资本和利益集团的互相渗透和资源流动,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在华英文报刊在跨国性和国别属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一 在华英文报的跨国特征

       报刊所隶属的国别,原本易于通过其出版地、注册地、主要编辑和所有者的国籍、使用的语言、版面风格等公开的信息加以界定,但对于在华英文报而言,这些因素却不足以确定报刊的国别属性。租界发行的英文报刊,更是呈现出明显的跨国特征。报刊在中国发行,却在另一国注册,编辑可能来自第三国,背后的金主暗藏第四国的势力,这样的例子,在上海租界英文报界屡见不鲜,《大陆报》(The China Press)便是其中一例。《大陆报》是1910至1940年代,上海最重要的英文日报之一,发行量堪与《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比肩。⑥但细究这份报纸的所属国别,才发现其背景之复杂:该报在上海出版,却注册在美国的特拉华州。为了区别于英系报纸,《大陆报》打破了头版通篇广告的英系版式,采用美国版面模式,头版载以新闻,直观亮明美系风格。创办之初,美国报人密勒(Thomas F.Millard)邀请他在密苏里大学的校友克劳(Carl Crow)担任报纸主笔。⑦然而就是这样一份从版面设计到编辑、管理都由美国人主导的《大陆报》,其背后却有中国官方势力的深度介入。中国政府为报纸运营提供了相当的资金,同时,具有留英背景、曾任外交官的伍廷芳是报纸的共同创办人,而时任上海电报局总办的唐元湛和沪宁地区铁路局要员钟文耀等都是该报的重要董事。⑧

       若绕过在华英文报表面呈现的国别隶属,细究其背后的资本来源和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可发现类似《大陆报》的报刊比比皆是。英文杂志《远东评论》(Far Eastern Review)是美国人李亚(George Bronson Rea)于1904年在马尼拉创办的杂志。1912年杂志移至上海发行。李亚在孙中山任民国铁路督办之时,一度帮其筹建铁路修建计划,并游说美国借款,又在二次革命后,转投北京政府,成为交通部的技术顾问,其杂志也成为北京政府的喉舌。李亚后来因滥用政府名义与美国商政人员往来,被交通部解职。1915-1916年间,他以《远东评论》为平台,极力攻击日本在华野心,意图引起美国政界人士的注意,从而继续推行其铁路借款的项目。但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Paul Samuel Reinsch)却对李亚的项目不以为意。遭到芮恩施冷遇,李亚恼羞成怒,用《远东评论》的舆论资源攻击芮恩施,称其因德国血统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亲德倾向。芮恩施亦回击李亚“被仇恨和嫉妒冲昏头而不自知”。⑨美国参战后,李亚又以美国武官身份,赴西班牙从事情报收集和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Committee of Public Information)的宣传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