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尊重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正江(1970- ),男,土家族,重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道德教育要专业化,需要有一个确定的起点,即应从诚实、仁爱、感恩、节制、节约、公正、勇敢、爱国等基础道德中寻找“第一道德”,用第一道德把其他道德统帅起来,实现道德的条理化、体系化,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第一道德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道德,“尊重人”才是第一道德,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因为一切不尊重人的道德行为都是不道德中的道德,所以是不道德的。从“尊重人”开始,可以逻辑地推导与建构出其他道德,从而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体系化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4 年 01 期

字号:

       当今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德育的起点混乱、进行过程混乱。德育起点混乱表现在:有的学校从培养“爱心”开始,有的学校从培养“孝道(感恩)”开始,有的学校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有的学校从爱国主义教育开始,有的学校从“生命德育”开始,有的学校从“幸福德育”开始等;德育进行过程混乱表现在:有时学诚信,有时学劳动,有时学节约,有时又学习感恩,有时又学习爱国等,没有逻辑顺序,也没有循序渐进;或者根据上级指示,或者根据“社会需要”,或者根据教育者自己的兴趣等,教育内容和方式过于随意,甚至美其名曰是本校的“德育特色”。这样随意地开始、混乱地进行,表明德育实施缺乏专业性。

       一、道德教育起点问题研究的意义

       关于道德教育的起点,本文不是指在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等要素中从何要素开始,而是指在那些基础道德或核心道德诸如仁爱、公正、勇敢、节制、感恩、诚实、敬业、责任等之中,究竟应当从哪种具体道德的培养开始?是应当从培养诚信开始?还是从培养规则意识开始?抑或是从爱心开始?如果德育的起点不同,德育的过程就不同,德育的结果也就可能不同。

       道德教育不能随意地开始,也不能杂乱地进行。也就是说,诚信、节约、爱心、节制、公正、勇敢、爱国、爱党、热爱集体、爱社会主义、规则意识、友爱、慷慨、感恩等,不能随意或随机地、杂乱地教给学生,应当条理化、系统化、专业化地教给学生。道德教育从什么开始?如何循序渐进地按照逻辑次序展开?这是德育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数学教育是从“认识数”开始的,即首先认识数字1、2、3、4、5……然后循序渐进地学习加、减、乘、除;语文教育往往是先认识少数简单的字词,然后学习拼音,再继续学习字、词、句、篇。那么,道德教育同样也应当有一个确定的逻辑起点,有一个符合学科知识逻辑体系的学习顺序,这样的道德教育才可能是专业化的道德教育。

       二、道德教育起点问题研究概述

       (一)道德教育起点问题研究的历史概况

       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德育学家在自觉不自觉地探索德育的起点问题。《道德经》认为,“道”才是德育的逻辑起点。孔子认为,德育的逻辑起点是“孝”。由于受孔子学说的广泛影响,我国古代形成了“百善孝为先”的观点。

       在西方德育史上,一些德育家也自觉不自觉地涉及过德育的起点问题。苏格拉底反复追问“美德是什么”“美德是否可教”,其实也是在探索德育的起点问题。人们认为,苏格拉底的观点是“美德即知识”“美德可教”[1]。但这实际上是对苏格拉底的误读。“美德即知识”是40岁左右、无甚名气的苏格拉底在与六七十岁的明星般受人拥戴的大师级智者普罗泰戈拉的辩论过程中,意外推导出来的观点,并非他的本意与“初心”。那么,美德究竟是什么呢?苏格拉底分析指出:“美德作为某种有益的事物,一定是某种智慧。”而且,“智慧一定是有益的成分,而我们同意美德是有益的,二者相合,所以我们可以说,美德整个地或部分地是智慧”[2]。可见,在苏格拉底那里,德育的起点、中心、目标似乎都应是智慧,智慧才是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美德。但是,到了柏拉图那里,智慧变成了哲学家的专有。所有人都应该具有的共同的美德是“正义”,“正义”才是最重要的,即德育的起点是“正义”[1]。在康德看来,德育的起点是“规训(训诫)”。他认为人自生来就有动物性,在人从动物性转变为人性的过程中,需要规训去完成。康德指出:规训或训诫是“把动物性转变为人性”,以“防止人由于动物性的驱使而偏离其规定:人性”[3]。涂尔干意识到了探索德育起点问题的重要性,开始寻找基本道德要素,他寻找出了三个道德要素: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理性(或曰知性、自主性)。道德教育的起点当然是道德的第一个基本要素:纪律精神。因为人有欲望和情感,如果不加以约束和控制,任其发展,那就会奴役我们,使人成为欲望的奴仆。所以,“通过纪律这种手段,我们可以学会对欲望进行控制,没有这种控制,人类就不可能获得幸福”[4]。杜威在其许多著作中皆把道德区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习俗道德(或社会的美德、制度性道德等),另一种道德他称之为自由道德、反省性道德、沉思的美德等。杜威在1929年出版的《伦理学》中就多次提到这两种道德的区分[5]。杜威虽然强调和重视反思性道德的教育,但是从教育的阶段看,显然是应从培养习俗道德开始。柯尔伯格把道德区分为习俗道德和原则道德。他在谈到其个体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时曾说过:“依据我们有关个体从习俗道德向原则化道德发展的纵向研究……”[6]可见,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起点是习俗道德,目标是原则道德层次的核心——“公正”。推动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是道德逻辑推理能力。

       此外,当代西方德育学界还有以“关爱(关怀)”为道德教育起点的观点,以吉利根和诺丁斯为主要代表[7]。

       (二)当代我国道德教育起点问题研究概述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学界就有学者率先探索高校德育的起点问题,指出:“在德育教学的起点上,各校所编教材的做法是不同的。……我认为把爱国主义作为德育课教学的起点,比较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性。”[8]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已经有学者开始自觉研究德育的逻辑起点问题。如有学者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它起源于社会关系,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产生的。从而,道德教育就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萌芽了。于是,‘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便是德育的逻辑起点。”[9]稍后,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张敷荣先生等也探讨了这个问题,提出:“把培养良好人际关系作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可以从道德发生学、德育心理学以及我国儒家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得到证明。”[10]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道德教育起点问题的研究渐增,新观点不断出现。如有学者认为:“‘爱’与‘公正’是人类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起始范畴’。”[11]

       当代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把个体道德划分为四个层面:“为人之德”“为事之德”“为民之德”和“立身之德”,其中“为人”是“最基本的层面”,这个层面的“基础核心地位”的道德是“诚实守信”。叶澜教授认为:“从个人的角度看,诚实守信,不仅本身是一种道德操守,而且它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行的基础,是预防邪恶私欲恶性膨胀的‘保护神’。”[12]

       有学者结合儒家德育思想而提出:“儒家……将人类最初的情感——‘孝悌’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和起点。这就为今天的学校德育指出了一条新的出路:以‘爱人’之情感养成作为德育新的起点,从而使学生达到对道德规范的认同和践行。”[13]有学者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指出:“‘人的文化性存在’可作为德育的逻辑起点。”[14]有学者干脆直接主张:“规则是德育的起点。”[15]也有学者从美德伦理学角度提出:“现代道德必须回归德性传统,以德性的培养作为道德的起点也作为道德的终点,才是道德教育建设的应有之义。”[16]有学者从哲学人类学角度提出:“‘自我’是人类自身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及人生幸福的起点。”[17]还有学者根据身体伦理学角度而提出:“身体在生命中,有其作为伦理实体的第一性,这也决定了身体才是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亟待将身体作为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纳入到当代教育理论体系中去。”[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