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和引领性作用(胡鞍钢、王洪川,2023)。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张志勇、袁语聪,2022),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所有人文明地、科学地、团结地、富足地朝现代化方向转变,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共同富裕、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换言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认取了“教育现代化”这一西方称名,但拒斥了其“西化”的方案(任剑涛,2023),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并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等多重维度(刘训华、代冉,2023),将作为主体的人与存在于其中的社会、国家、自然、世界相联结,构建世界最大人口规模的民主、公平、人文、科学、文明、高质量的教育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维度,能够帮助我国教育现代化在实践中闯出新路(郑金洲,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2022)。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建立在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基础上的转型,是驱动教育系统结构优化、促进教育系统中各要素转型的变革性力量(祝智庭、胡姣,2022a),是将数字技术整合到教育领域的各个层面,推动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祝智庭、胡姣,2022b)。当前,第三轮技术革命发展以“赋智”为目的,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抓手,使全球教育发展发生深刻的变革,而当下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处在数字化转型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需要把握发展的关键节点和战略机遇(任剑涛,2023)。只有立足于数字化转型的潮头,我国的教育才能有机会在服务于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因此,本文旨在分析以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与潜在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更好、更快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发展,为世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中国经验”,从而形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新方案。 一、数字化转型助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转型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带来了诸多新机遇,如图1所示,数字化重塑教育发展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全方位影响教育方式、教育治理、教育功能、教育价值和教育理念,从而形成微观人与人、中观人与社会、宏观人与国家、宇观人与世界良好互动的教育新形态(祝智庭、胡姣,2022b),推动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创生发展之路。
图1 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一)变革教育方式:数字化转型重构教育发展生态,推动每个个体全面自由发展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每个个体都能够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只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重构教育生态,才能推动教育产品、方式、服务、组织的创新与变革,进而确保大规模学生皆能获得个性化、终身化、灵活化的教育资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字技术带来的数字价值(胡姣等,2022),数字技术的螺旋上升发展,为满足个体全面自由发展需求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最根本的推动力,具体表现在: 第一,数字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教学和学习新形式,使得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差异化、个别化和个性化学习是人类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终极目标之一(焦建利,2023)。随着教育数字化的逐步升级,信息传输逐渐从单向化的数据资源集合转向信息联结与共享,并最终朝向智能化方向转变,为发掘个体的潜能创造了机遇。其一,传统的“齐步走”式的教育教学很难兼顾不同个体的特点和学情,而当前以“自适应学习”“智能辅导系统”“纸笔同步系统”为代表的智能教育、学习工具与分析系统使得学校服务从“电影院形态”走向“超市形态”(张治、李永智,2017),帮助学生平等地获得个性化教育机会,助力教师实施精准教学,从而激发个体的真正自主性与能动性。其二,教师可以借助数字智能教育系统与学生共同协商制定学习计划,依照学生自身兴趣偏好和发展需求为其灵活选择学习周期(顾小清、李世瑾,2022),而不是以年龄等外部条件批量化规定成长模式,给予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空间。第二,数字技术促进实体学校与虚拟学校相融,使教育作为人的生活方式而存在,满足个体“终身化”学习的需求。未来学校在数字化转型中将从以建筑为代表的物理空间向数字化和社会情境空间延展(蔡慧英等,2022),逐渐从地域化情境中“提取出来”,跨越到更加广阔的“时间—空间”中重新组织各教育主体、教育场景之间的社会关系,营造时时、处处皆可学习的良好教育生态。第三,数字技术可以为学生、教师减负增效。透过“数字刻画”,学生与教师的负担样态可以得到有效识别,师生负担情况可以被“提前预警”,师生负担能够得到“分类而治”(张铭凯,2023),进而减少机械性学习对人的损耗、支配和控制,有效帮助师生从异化的成绩、文凭至上的工具性教育桎梏中解放出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本质需要和享受,成为师生建立自我精神家园、解放身体的“栖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