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性启蒙·再道德化·生存理性再生产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湘平(1971- ),男,湖南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思想、价值与文化、人的哲学研究,E-mail:shenxiangping@bnu.edu.cn(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学报

内容提要:

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基于现实问题和未来走向深化主体和主体教育研究。从对主体的理解看,面对理性祛魅、现实倒置、生命感受力下降、主体感凸显、沉浸式体验追求等问题,要走出传统认识论范式,强调主体作为现实的人及其本质力量的整体性,更加凸显与理性相对的身体、生命及激情、欲望,并使之与理性相和谐,从主体教育的角度倡导一种新感性启蒙。从主体与环境角度看,面对网络时代家庭、社会及其媒介对教育的深度介入乃至全球性的深刻影响,主体的意向性与外延性之间形成敏感的强相关关系,必须从主体自我实现的角度认识到环境的恒常性和自我认同的连续性受到威胁,以及由此带来的本体性不安全,从而突出主体教育的全球视野、风险素养培育和心灵安顿功能,强调再道德化任务。从主体间关系看,代际关系关涉主体何以可能以及何以持续可能的问题,面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生存困境,主体教育要基于人类永续存在、共在,以“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为立脚点,通过诸主体的共同活动,不断再生产主体的生存理性。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4 年 01 期

字号:

       “主体教育是探讨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是“一种体现‘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主体哲学理论”,一种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范式。[1]经过40年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探索,主体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中国教育重要的思想原则,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修订明确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2]2作为重要要求。正如主体教育理论最初之触发,40年来主体教育实践极具针对性的问题意识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国教育自身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对中国教育而言这是宝贵的经验与方法。它深刻启示我们:在新时代新阶段继续推进主体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地基于中国教育现实和未来走向的诸多问题进行更为前瞻性的研究。这无疑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系统性课题,本文仅从主体的现实规定及主体与环境、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三个角度谈一些思考。

       一、作为现实的人的主体呼唤主体教育视域中的新感性启蒙

       主体是关涉主体教育本质性规定的核心关键词,而马克思所说的“现实的人”无疑是教育中主体的基本预设。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人,但首先是有生命的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519。相对于其他规定,“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前提和基础。“有生命”就意味着主体有着肉体性的自然需要,是有激情的感性存在物,并且这种生命激情也是人的本质力量,人能够基于生命激情“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梅洛-庞蒂甚至认为,“我就是我的身体”,身体而非思维是自我通达世界的主体。[4]198张扬人的生命自觉是主体教育的重要特征,但长期以来,主体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理论中关于主体的理解更多突出理性特质的方面,对上述方面的重视还略显不够,面对高度现代性中一些相关突出问题也显得不够敏感,因而需要基于当今现实深化对主体的整体理解。这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是主体理性因祛魅而更多局限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人是理性的存在物,理性是主体最根本的规定,这是西方近代以来深入人心的信念。但是,在理性化为本质的现代化进程中,理性本身“祛魅”(Disenchantment)了,人们理解的理性日益是以知识、技术、计算为特征的科学理性、工具理性。在教育中,学生在什么意义上作为主体,在什么意义上成长为更加健全、更加成熟的主体,也主要是以此为标准。而且,随着当代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脑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这种一切都可以数字化、计算化的还原论信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在教育场域内外始终有张扬价值理性的呼声——且不管价值理性本身是否发生异化,但从根本上,主体的科学理性化、工具理性化反而日益自觉不自觉地被强化。

       二是学生主体在认知上普遍存在“现实倒置”(reality inversion)现象。当代学生以“00后”为主,网络原住民是他们不同于以往世代主体的重要规定,生来就在互联网络社会中,与智能信息技术无缝对接,这一社会存在特征对他们的主体建构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其知识、经验建构中,当代学生往往最先接触、熟悉网络虚拟世界,因而普遍产生所谓“现实倒置”问题,具体表现为:虚拟经验成为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成见”和标准,通过网络获得的间接经验占据了以往任何时代难以想象的重要地位,甚至认为这些知识比现实中获得的知识更具体、全面和真实;现实日常生活中本来罕见的经验,如各种灾难、犯罪、死亡等,通过网络被频繁地凸显出来,似乎成为了平常事件;一些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获得的经验却在虚拟世界中“真切”地经验到了。[5]这样一种普遍的认知倒置,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未有之大变局。

       三是现实“隐退”导致主体生命感受力急剧下降。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的知识主要是间接知识,日常从媒介获得的信息更是经过“N手”的信息,作为生活和休闲方式的网络社交、网络游戏乃至新近火爆的元宇宙,构成学生重要的虚拟实践。即便是走进所谓网络之外的现实,也会发现很多现实多多少少已经叠加了虚拟信息,使用了各种所谓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技术。在此情况下,无论是作为认知主体还是实践主体,主体较之以往都出现与现实本体或原初现实日渐疏离的趋势。或者说,真正的、真实的原初现实相对于主体在逐渐“隐退”。主体对原初现实包括天地万物及其生命活动的真实感受也因此越来越弱化,想象力更多生发和体现于虚拟世界而非原初现实,形成一种新的“单向度”。反身于己,则对自己的生命感受也在弱化,不知生命之“轻重”。近年来青少年侵害他人生命、自杀等事件频发,追根溯源与此有着重要关联。

       四是与发挥主体性相比,青少年日益更加关注自身的主体感。主体教育强调尊重和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这些都是由内而外、行动取向的,其评价实质上主要是遵循社会标准。但今天青少年一代最在意的却是由外而内、自我感受取向的方面,自我标准是首要标准。这种自我感受基于肉身需要的满足以及对现代意义上人的自由、尊严、价值的理解,对一切与之相关的人、事、物进行感受性的评价。近些年来,青年人以“打工人”“社畜”自嘲和对充当“工具人”表示愤懑,都是突出主体感而非主体性的生动体现。“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成为流行的话语“梗”,就是在明确伸张自我对感受的优先权利。马克思早就指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有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3]19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也明确强调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6]66。对于今天的学生,尊重其主体地位就意味着要使之产生切身的主体感,也只有更多从主体感的角度才能理解他们很多似乎不好理解的言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