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文学时代的概念及其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类型和意义 后文学概念,是为了对当今文学现象,作一更好的理论把握。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采用从历史演进角度所用的post(后)一词,标识了一个思想的巨大转向,整个思想界一片“后”旗飘扬。整个西方的思想史,也由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来进行了新的重组。这里且借西方之“后”的重大意义,来研究文学,以重思文学上业已出现甚久的新特点,并彰显这一虽已出现但并未引起关注的新特点对当今及以后文学发展的意义。所谓文学的新特点,一是指文学因所处时代的文化结构的变化而自身起了变化,二是指文学的变化又重新塑形着一个新时代,并同时构形出新的文学。这一新的文学,可称之为后文学时代的文学。 从世界范围来讲,文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前文学时期、泛文学时期、文学时期、后文学时期。原始时代的咒语、祝词、神话,是前文学时期。早期文明和轴心时代以来,用语言进行叙事、抒情、状物、写景,形成了泛文学时期。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戏剧诗、史诗、抒情诗到中世纪的传奇,是一个以“诗”和“传奇”为名的时期。在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史传、五言诗、骈文、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唐以来的古文和明清以来的小品文,是一个以“文”为名的时期。从泛文学时代进入文学时代,始于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从小说的兴起,到进入文学的主流地位,文学的整体由小说、诗歌、剧本,以及具有美学性的散文所构成,因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为名称,也是以古希腊罗马的文学为主潮,因此,其总名,由poetry(诗)演进成literature(文学)。中世纪的romance(传奇),则以新的内容,一方面加入文学之中,以雨果、梅里美、歌德等为代表,成为苏俄文论家所谓的积极的romanticism(浪漫主义)文学,另一方面成为后文学时代的潜流,以夏多布里昂、诺瓦利斯、施莱格尔兄弟等为代表的,成为西方文论家认为的romanticism(浪漫主义)正宗。另外还需要强调一点,即西方的艺术,由古希腊的(泛艺术)和中世纪的(泛艺术)进入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美的艺术,后者由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戏剧构成,以追求美为目标。文学是美的艺术的一个门类,同样以追求美为目标。这一美的艺术随世界的现代化进程而成为世界的普遍观念。美的艺术体系结构中的文学,也随之成为世界的普遍观念。在中国,当西方的文学观念引入之后,就关联到中国泛文学时代与西方文学时代的文学观念相比较的特点:一,与西方艺术体系是以艺为核心不同,中国的艺术体系是以文为核心的。第二,西方艺术体系中的各门类在价值上是平等的,中国的艺术体系是有等级高下的,文最高,其他的艺术门类随着与文的关系的近与远而有等级上的差异;同样,在文学的各类中,也是有等级的,诗文最高,小说和戏曲最低。中国文学从泛文学时代进入文学时期,也突显了三大特点,一是文学的总名的演变:由“文”变成了“文学”;二是文学各类中等级的演进,小说由低级转为高级,成为“文学之最上乘”①;三是文学继承的中国泛文学时代的文学载道的传统,而不是西方的文学为美的传统。 从中国和西方的比较来看文学演进,在泛文学时代、文学时代,乃至走向后文学时代,中西文学在具有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又是有差异的。在西方,后文学时期与西方科学和哲学的升级同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两极分化,分为先锋文学和大众文学。二是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泛化。文学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是从象征派诗歌和现代派小说开始以来形形色色的现代小说和后现代小说,升级为先锋型小说,主要体现为观念批判和形式变革。比如,在叙事上,由全知叙述者变成半知叙述者;在语言上,由全合语法的理性语言变成带着不合语法的意识流语言。在结构组合上,由固定逻辑的结构变为无固定组合的结构……另一方面,从侦探小说、言情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始而展开为形形色色的畅销书,形成了取悦俗众的大众文学。总而言之,先锋文学要惊震思想、批判世界、重塑美感,大众文学求认同现实、吸取眼球、取媚世界。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泛化,主要是与文学时期的文学定位比较。在文学时期,文学与整个艺术一体,与求真、求善等文化各项相区别,专以求美为目的。在后文学时期,文学不仅以求美为目的,还与真、善的广大领域相关连,在一定的条件和语境下,求真、求善以及文化的其他各项都可以变为主要目的。一言蔽之,文学不仅与艺术相关联,还与文化的广大领域相关联,并作用于文化的广大领域。 在中国,后文学时期的来临,相对西方而言,要晚约一个世纪,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中国后文学时代的到来与西方后文学时期的到来的不同背景之一,是文学在艺术体系内的等级变化。如前所述,中国艺术进入现代性之始,在中国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和西方以艺为中心的艺术体系的互动中,中国艺术体系的总名成为“文艺”,在这一总名中,文艺即文学和艺术,把文学从艺术中专门突显出来列在艺术的首位。一方面要突出文学在文化价值上的高级性和特殊性,另一方面又与西方的艺术体系一样,把中国艺术体系中本来低级的门类,如演艺界的戏曲、曲艺、杂技,民间文艺如腰鼓、剪纸之类,提升到与文学在性质上相同的地位上来。正是在以“文艺”为总名的这一中国型的艺术体系中,文学从清末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始,到“五四”的现代小说和白话诗的出现,一直起着文化先锋的作用。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在中国文艺界有着其他艺术家无法相比的地位。从解放区到共和国前三十年,贺敬之、丁毅《白毛女》、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三里湾》、周立波《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李准《不能走那条路》、柳青《创业史》等文学作品,在整个文化中具有最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初,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伤痕》、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等,起着文艺在文化中最先锋的作用。1980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突起,苏童、余华、莫言、孙甘露、洪峰等的小说,成为文学领跑文艺的辉煌。然而,随着电型文化以电视普及为标志,于中国在1990年代达到质的程度,文艺结构中的影视升级和文学降位成为必然结果。从1990年代初电视连续剧《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的高收视录,到21世纪初电影上张艺谋《英雄》、陈凯歌《无极》、冯小刚《夜宴》获高票房,文学与影视的高低换位已成定局。文学从文艺接受上看,已经从中国现代进程以来的大众接受圈缩收为小众读者圈;从文艺功能上看,已经从文化引领角色变成了文学的专业研究。要进入文化的广泛关注,必须借助影视的改编,以影视的方式出现。21世纪后,因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网络文学则完全是为阅读量而写的大众型文学。中国文学的这两个基本方向,文学圈内的小众文学与网络型的大众文学,构成了中国后文学时代的两个基本特点(区别于西方的以思想批判为主的先锋文学和以畅销书为主的大众文学),另外还有第三个特征即文学与文化的广泛关联。不仅是与以电型文化(如影视和网络)为主的关联,而且是与文化各方面的关联,以上三个中国后文学时代的特征。构成了中国后文学时代与西方后文学时代的区别,这一区别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中国文学在全球多元一体中,呈现出与世界后文学时代的巨大差异。这一差异在后文学时代的一般结构中,可以看得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