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从《高校理论战线》更名改刊,至今已十年。这十年,它“发展于新时代,壮大于新征程”,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一时间段大体同步。这十年,编辑部的同志们栉风沐雨,励精图治,的确取得了很大进步和成绩,说刊物“目前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学术平台”,是实事求是的。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在全国高校教师、学生和学者中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地位。通过十年的努力,《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我把它简单概括为:思想站位很高,课题前沿性强,重视基础研究,理论深度突出。这种特色,是在与其他同类刊物的平行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在当前的理论环境和学术氛围中,形成这样的特点难能可贵。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为什么能形成这种特色?其原因我认为有这样几点:一是办刊指导思想明晰,方向端正;二是紧跟时代脉动,理论发声及时;三是充满问题意识,注重学术探讨;四是作者队伍强大,组织工作出色。翻开每期刊物,光看作者的名字,就让人眼前一亮,感到它吸引和团结了许多人,的确成了全国高校重要的学术阵地和精神家园。 在总结该刊的特色时,我之所以列出“重视基础研究”这一点,是因为这些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重视“基础研究”的现象很普遍,“基础研究”冷清已成为阻碍学术和理论发展的一大症结。相比之下,《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在推动“基础研究”的开展、展示“基础研究”的成果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 这里,借助此次笔谈的机会,我想着重谈一点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也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的看法。这个看法,是我在多年阅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和其他刊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后强烈起来的。客观地说,这些年哲学社会科学界是活跃的,取得的进展也是明显的。但毋庸讳言,眼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赶时髦”“图表面”“喊口号”“追热点”“不重视基础研究”等现象,依然是较为普遍和严重的。 以我熟悉的文艺学和美学领域为例,多年来,许多颇有影响的“文学理论”“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类教科书,仔细分析起来,还多是西方各种文艺、美学观念的“大拼盘”“大杂烩”,或者是一些人云亦云的传统说法的“再阐释”和“重组装”,真正从扎实的“基础研究”入手,拿出自己独立思考和见解,形成特有的完整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教材少之又少。自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来,局面有所好转,但由于缺乏“基础研究”,理论上的“短板”“弱项”“瓶颈”和“卡脖子”的地方依然随处可见,“从0到1”的创造性阐发依然少得可怜,对解决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在科学机理上的支撑显然“供给不足”。譬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还是“社会意识形式”?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到底是什么关系?美学上的“实践”概念同“存在”或“本体”概念能画等号吗?“审美”究竟是什么?“美”存在于哪儿?对于这些最基础、最根本、最原初的问题,学界却始终模棱两可、模糊不清,始终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术语、论断充斥着、笼罩着。这怎么能让文艺学和美学理论有一个突破性的跃进式的发展呢? 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基础研究”薄弱、边缘的状况,承认在包括文艺学和美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上肯花功夫的人不多,承认通过“基础研究”实现理论和学术上颠覆性进展的论著更少,承认有意识地鼓励和刊发“基础研究”方面论文的学术刊物比较稀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创新之魂。没有挺得起腰杆的“基础研究”,就难有站得住脚的创新成果;“基础研究”跟不上,哲学社会科学抵达繁荣和高水平境地就相当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基础研究”做出了深入系统的阐述,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研究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他说:“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显然是针对自然科技领域讲的。但我也在思考,把这段话——特别是它的主旨和精神——放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里来领会和贯彻,恰当不恰当呢?我以为是恰当的。也就是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也是需要“加强基础研究”的。“加强基础研究”同样是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特别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一方面又强调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把“基础研究”同“高质量发展”联系了起来。换一种说法,那就是有了“基础研究”的高质量,才有“发展”的高质量。“基础研究”是“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门”。习近平总书记概括和总结的科学研究发展的这条基本规律,对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都是适用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需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哲学社会科学也不例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再次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③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也完全适用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也在经历着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因之也有着毫不动摇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责任。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诚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努力,但“加强基础研究”无疑是其中一条必经之途。仍以文艺学和美学为例,实践反复证明,“加强基础研究”对于提高文艺理论和美学整体水平,摆脱“跟踪模仿”的思维惯性和“跟风逐热”的盲目倾向,消解“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束缚,夯实学科根基,实施创新驱动计划,营造良好科研生态,的确有着极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