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华文语类参》音系归纳及其文白异读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马重奇,男,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漳州 363000),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福州 350007);连小铃,女,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漳州 363000)。

原文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内容提要:

荷兰汉学家施莱格编撰的《荷华文语类参》是有史以来部头最大的闽南语词典,所记以漳州文读音为主,白读音为辅,是研究漳州文白异读最好的素材。笔者首先对《荷华文语类参》声韵调系统进行归纳:归纳出18个声母、74个韵母和7个调类。其次,对《荷华文语类参》文白异读材料进行整理与研究,主要类型有:一是声母文白异读的表现形式,二是韵母文白异读的表现形式,三是声调文白异读的表现形式。再次,对《荷华文语类参》文白异读音系进行整理与研究,也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荷华文语类参》文读系统及其举例:18个声母,44个韵母,7个调类;二是《荷华文语类参》白读系统及其举例:18个声母,30个韵母,7个调类。最后,笔者认为,该文献全用文读音来给文言文注音,有不妥之处。因为只有文读音而无白读音,往往让人看不明白;只有白读音而无文读音,往往不成文。怪不得,《荷华文语类参》虽全用文读音,也要偶尔用白读音来加以说明和解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11 期

字号:

      一、《荷华文语类参》①概述

      施莱格(Gustave Schlegel,?-1903),荷兰汉学家,十一岁就师从日文翻译霍夫曼(J.J.Hoffmann)学习古代汉语和中国文学。1857年,霍夫曼送他和佛兰根(C J.J.C.Franccken)与斯哈尔遮(M.Schaalje)及军队药剂师德·赫莱斯(De Grijs)到厦门去进一步深造了四年。他们在厦门学习了闽南方言的口语。1862年,他们前往巴达维亚,担任通事职务。1875-1903年施莱格担任教授期间,共培养了二十五名中文翻译,1903年施莱格去世。

      1872年,施莱格耗时十五年编辑的荷汉辞典已大部分完成。在殖民部的资助下,施莱格得以将这本书付梓,由拥有欧洲第一套能印汉字的设备的莱顿布理尔(Brill)出版社出版。1882-1892年间,佛兰根负责厦门白话的研究;施莱格负责文言文的研究,所记为漳州文读音。《荷华文语类参》(Nederlandsch-Chineesch woordenboek met de transcriptie der Chineesche Karakters inhet Tsiang-tsiu dialekt)四卷陆续出版问世。第一册1470页,1886年出版;第二册1132页,1887年出版;第三册1212页(附1882年序27页),1884年出版;第四册1403页,1890年出版。书名《荷华文语类参》之下标注漳州方音“ Ho a Gí Luī Ts‘a m”。全书正文共5217页,前后共排印九年,第三册最先出版,这是有史以来部头最大的闽南语词典,所记全是漳州文读音,是研究漳州文读系统最好的素材。此书采用漳州音,着眼于将荷兰文书译为汉文,例句用漳州文读音逐字注音,偶尔加注白读,并说明字的用法以及用法上的细微差异。《荷华文语类参》序言提道:“……就中文字体而言,我们采用的是地道的漳州中文字典,或是又名《十五音》的漳浦方言中最好的字典。”

      二、《荷华文语类参》声韵调系统归纳及其音值

      1.《荷华文语类参》声母系统归纳及其音值

      施莱格《荷华文语类参》中所描写的漳州方言声母及音值与现代漳州10个县市的声母系统②是一致的,连同零声母,共有18个,其音值与现代漳州各县市方言国际音标完全一致。如下表:

      

      2.《荷华文语类参》韵母系统归纳及其音值

      通过对施莱格《荷华文语类参》韵母系统进行穷尽式归纳整理,共梳理出74个韵母,其中舒声韵韵母47个(阴声韵母17个,阳声韵母14个,鼻化韵韵母14个,声化韵韵母2个),促声韵韵母27个(收-h韵尾韵母14个,收-p韵尾韵母3个,收-t韵尾韵母5个,收-k韵尾韵母5个)。具体情况如下表:

      

      为了弄清楚施莱格《荷华文语类参》所反映的音系性质,笔者首先与《福建方言字典》③《福建漳州方言词汇》④进行共时比较。共时语比较就是比较同一时期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对其加以对照,以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差异及其原因的研究类型。我们就将《荷华文语类参》(1882-1892)音系与《福建方言字典》(1831)、《福建漳州方言词汇》(1838)进行共时比较。比较结果,笔者认为,《福建方言字典》所反映的是19世纪福建省漳州府漳浦方言音系,《福建漳州方言词汇》和《荷华文语类参》则是反映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方言音系。就声母系统而言,其声母系统的音标虽然书写不完全相同,但与《汇集雅俗通十五音》⑤的“十五音”是一致的。就韵母系统而言,三种方言文献的韵母多寡不一,麦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85个)属字典,所收声韵调系统必然是穷尽式的;戴尔《福建漳州方言词汇》(70个)属漳州方言词汇汇编,施莱赫《荷华文语类参》(74个)则不仅是一部漳州方言词汇汇编,还记录了中国古代风俗文化制度的内容,因此它们所记录韵母系统也就不像《福建方言字典》那么完整。就声调系统而言,它们均为7个调类,但由于所反映的音系和时代不一,因此其调值也就不完全相同。

      继而,笔者还与现代漳州10个县市方言的韵母系统进行了历时比较。历时语言学比较是指对不同时期语言现象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揭示语言现象的发展趋势或一般模式的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纵向比较,从历史资料的比较中考察语言结构特征,由此探讨语言差异的原因所在。通过施莱格《荷华文语类参》74个韵母与漳州10个县市方言韵母系统比较,凡是与《荷华文语类参》74个韵母不符而被排除者的韵母数分别如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