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动式同形回指假说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增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E-mail:gaozengxia@aliyun.com。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提出了重动式的“同形回指假说”:重动式是使用同形回指手段在线建立起来的具有篇章属性的小句复合体,前段为先行语,后段动词为照应语,截取前段部分而成并由前段赋值。与其他同类或同功能手段相比,重动式表达了“某事件过程-结果”承继关系,相较其他同类同功能格式,其独特价值在于“增元”,描写过程对外部论元造成的结果状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11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需要重复动词”是重动式研究中的核心话题,但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方案。

      “宾补争动”说认为重复使用动词是为了给宾语、补语或者底层论元提供一个句法位置,以满足句子的事件语义结构。该学说是“最为直观也比较到位的认识”(施春宏,2010),但“难以通过规则化来体现其具体机制”(李雅、陈志国,2020)。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认知功能角度的研究,例如钟小勇、冯婷(2020)强调重动式的线性产生:口语中需要先说出动宾结构做话题,再说出述补结构做述题,再用动词相同把二者联系起来;陈禹(2021)使用“基线/阐释”模型,认为由于动宾结构更容易做基线,重复动词是为了信息累进时需要合法生成明确的句法语义交叠。两篇文献都基于重动式前段具有话题性的认识,但是无论是话题—述题的线性产生,还是基线—阐释的信息模型,都不能确保其产出就是重动式,即无法“规则化”。而且,“宾补争动”和“话题述题”说都默认动词是重复使用,没有证明前后动词的同一性。

      重动式动词是否具有同一性,谁复制了谁?在生成语法的研究中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像短语结构条件分析法、格位分析法、形态融合分析法等,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案,或者认为前动复制了后动,或者认为后动复制了前动,但朱文清、张延成(2021)指出,无论哪种方案都会导致“动词同一性悖论”:无法解释动词为什么在前后段有不同的句法表现。该文提出的解释是,重动式两个动词本身并不存在复制生成关系,而是分别复制了词库源词词根v,该词根置于名词性环境就是名物化,置于动词性环境就是动词;动宾结构和动补结构各自生成后,通过人脑合并(merge)合在一起形成重动式。该观点能部分解决重动式动词前后句法功能差异问题,但像“找了半天没找到”前段并非“名物化”了,而且“名物化”的弊端早有定论,“人脑合并”的操作也过于抽象,并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张孝荣(2022)认为重动式中动补结构是核心,动词侧向移位与宾语结合,宾语话题特征渗透使边缘位置上的动宾结构具有了话题性,移位造成动词无法成分统制动补短语中的动词,特征渗透则使动词特征产生差异无法归属同一个语链,从而需要重复拼读。该论点能解决重动式前后段动词的特征差异,但是不能说明为什么“我们爬山爬累了”“他看那本书看了很久”完全可以说成“我们山爬累了/山我们爬累了”“他那本书看了很久/那本书他看了很久”而并不需要动词侧向移位。

      上述解释都是基于重动式作为一个小句或短语,对内部成分进行句法语义分析,而动词重复,朴素地说,只是形式上的“同形”,而且为什么重动式前后段就一定是小句内部的关系呢?因此,本文采取篇章视角,尝试提出“重动式同形回指假说”,认为重动式是使用同形回指手段的结果。

      二、同形回指手段的运行机制

      同形回指运用同形手段在成分间建立起指称关系,属于符号学范畴。不过以往的研究多侧重对该现象的辨识,缺乏对该手段运行机制的分析。

      2.1 作为符号构建方法的同形手段

      就符号而言,“同形”不仅是符形间形式相同的关系,还是产生符号的一种方法。

      皮尔斯(2014:32)指出,“符号或再现体,指的是这样一种东西,对某个人来说,它在某个方面或用某种身份代替某个东西。”符号关系的本质是替代关系。替代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注意到,生活中常使用目标物形体的一部分来代替该目标物,例如用一抔泥土代表家乡,采集水样以代替整个水体。代表项与目标项具有同体关系。在语言表达中利用同样的“同体关系”创造新符号的方法,就是“同形”手段。例如“皮尔斯(2014)指出”中“皮尔斯(2014)”就是截取了参考文献中《皮尔斯:论符号》条的部分信息来代替该文献;再如“现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见附件1)”中的“附件1”是截取了文件名称的一部分来代替该文件。

      可见,作为建立符号的方法,同形手段依据的是“同体性”,是根据“部分一整体”关系建立的替代关系,代表项属于目标项的一部分。在皮尔斯象似符、指示符、规约符三分系统中,利用同形创建的符号应该属于指示符。

      2.2 回指

      回指(anaphora)是对某个成分的再次提及,再次提及语(一般称为照应语)与该成分(一般称为先行语)之间的关系即回指关系(徐赳赳,2003:1)。

      显然,回指不同于符号的多次使用,Levison(1987)指出,回指是这样一种现象,某个缺少独立的所指对象的语言成分,通过跟另一个语言成分的联系,能找到其所指对象。也就是说,回指其实是临时建立了一个新的指称关系,新符号的所指并不是存在于词典中的既有知识,而是在线生成的,要依赖于先行语,由先行语赋值。也正因此,新符号在指称的指别度上显著高于先行语。

      回指在小句(主要表现为主谓结构)内部和小句外部都会发生。生成语法使用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解释句法层面上小句内部回指照应的句法关系:语链中复制的照应语,在含有它及可能先行词的最小CP或DP中受约束。“约束”的意思是:“A约束B当且仅当A成分统制B,而且AB共指”(Carnie,2007:140)。所谓成分统制指的是,“如果A的第一个上位节点支配B,而且A跟B不相互支配,那么A成分统制B”(Carnie,2007:113)。所以,句法层面上的回指很多发生在姊妹节点之间。照应语一般是自反代词或相互代词,或者是移位留下的语迹(在最简方案中称“拷贝”),而语迹在语音式PF中并不存在,所以从符形角度看,小句内部照应语与先行语是异形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