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

作 者:
梁腾 

作者简介:
梁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当代中国史研究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上海率先开展职工读书活动,后经过征名确定为“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中央的肯定与号召下,各地区各单位积极举办“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等相关活动一时间风靡开来,适应了广大职工对读书学习的迫切需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新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7;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23)02-0041-15

       改革开放初期,群众渴望读书学习的需求从压抑中得到释放,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读书热潮。1982年,“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在上海发轫,后在中央的肯定下推广开来。目前,学界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多为一些介绍性的成果①,而通过回顾这段历史能够看到改革开放初期群众对知识的渴望,“祖国要富强,中华要振兴”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面相。笔者以相关报刊、书籍、档案、地方志等资料为依据,结合时代背景探究“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及其影响,以求教于方家。

       一、读书活动兴起的背景与过程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同时,读书活动的兴起经历了一个从上海向全国其他地区推广的过程。

       (一)读书活动兴起的背景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与广大群众渴望读书的需求相适应,在读书热潮中应运而生。此外,“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聚焦于职工群体,适应了提高职工队伍文化水平和加强职工队伍思想建设的现实之需。

       1.广大群众对读书学习的渴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群众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逐渐摆脱思想文化上的禁锢,探索新知的求知欲被打开,迫切渴望读书学习。“把被‘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成为流行的口号,校园里的青年渴望通过读书弥补被浪费的宝贵时光,如在北京大学,书店里“什么‘三言二拍’,巴尔扎克、狄更斯,一来书同学之间就互相通报,马上全卖光。当时还没有开架书,图书馆里的外国小说阅览室里就永远坐满人。那真是恶补的一代”。②从“恶补”一词即可见当时青年读书的饥渴程度。校园外同样是读书的盛况,经历过“文革书荒”后,群众更加珍视书籍,街头巷尾均可见读书的人群,夜晚的天安门广场上席地而坐的人群捧书阅读,人们把阅读、探索、思索作为生活中最大的愉悦,③新华书店门前排队购书的场景更是司空见惯,连街边书摊上都是人头攒动的景象。此外,恢复高考点燃了群众读书学习的热情,《读书》杂志也在这场热潮中诞生。读书活动顺应、契合了群众的读书需求。

       2.提高职工队伍文化水平的需要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但是,“由于十年浩劫造成的灾难和我们多年来放松了职工教育工作,这支队伍现有的水平,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远远不相适应”。④

       据1979年9月《全总职工业余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记载:“目前,我国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水平都很低。据一些省、市的调查统计,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中还有百分之八左右的文盲、半文盲”。⑤这种状况亟待扭转,否则将制约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为只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知识与技术水平才能推动现代化建设加速进行。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颁布,⑥职工教育工作被提上日程。“振兴中华”读书活动恰恰为职工学习知识提供了渠道,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曾赞赏读书活动的开展并强调职工应持续学习:“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对全国的工人运动、工会工作、青年团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对党的宣传教育工作也有很大的启示”。“通过学习,今天是初中程度的,要提高到高中程度;今天是高中程度的,要提高到大学程度;到了大学程度,也还要继续增加和更新我们的知识,要一直学习到我们生命完结的时候”。“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人才能真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人”。“这项活动,在上海也还要继续推广,也希望通过中央宣传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委、共青团中央等领导部门的努力,逐步推广到全国去”。⑦

       3.加强职工队伍思想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文化等冲击着职工的思想观念,一些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抱怨我国贫穷落后、怀疑社会主义道路的杂音在职工中出现。此外,一些不健康的书刊在社会上传播甚广,“一些青年读者文化知识贫乏、欣赏水平不高,因而对‘离奇’、‘惊险’、‘爱情’的追求,超过了其他方面”。⑧而当时“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占全国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⑨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在政治思想方面,有一部分职工对社会主义缺乏认识,思想不够健康,缺乏主人翁态度,劳动纪律性差。”⑩究其原因,广大职工在动乱时期荒废了学业,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不高,对党的理论缺乏深入理解,对低级趣味缺乏辨别力。因此,需要从读书入手加强职工的思想建设,通过读书使广大职工在劳动之余充实精神世界,提高道德修养,抵制不健康的或低级趣味的书刊。同时,“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学习“三史”(11)为主要内容,有利于引导职工在读书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读书活动兴起的过程

       “振兴中华”读书活动率先在上海开展,后受到中央的肯定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