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探索与争鸣

内容提要:

追寻境界,是追求内心与外物、本质与现象、言外之意与象外之意、意中之境与意中之意的融合。这是中国文化从精神上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贴近境界的本真的方式。何谓境界,学者各自规定不同,从各人的论述来看,所谓境界,主旨是讲人生境界,是人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水平。它是真善美统一的和合完美境界,是一种自由境界。由于学者学术观点和价值观的差分,因此各家所开出的人生境界各有不同,亦有相似之处。尽管各自所开出的境界既美又华,但缺乏某种理论思维的前提和基础,这便是自由。在自由主客体和合基础上,依据现代社会、自然、人生融突和合需要,可以构建人生生命存在与精神的五大境界,即生命超越境、知行合一境、情景互渗境、圣王一体境和道体自由境。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触物比类,宣其情性,霏微蜿蜒,心境和合。天地万物,无论是草木虫鱼,亦或是飞禽走兽,都要有其适宜生活的疆界、地域、境界。然而,人类所说的境界,不是动植物生存的境界或疆界,亦不是日常生活世界,而是度越物理化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生活世界的疆界,转化升华为一种度越心物合一、情景合一、象理合一、主客合一的人生境界。

       何谓境界

       仰望明星点点,俯察境界参差。物有物境,界有物界;情有情境,界有情界;意有意境,界有意界。何谓境界,从文字学上考见,境,“疆也。从土竟声。经典通用竟”(《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高朕修周公礼殿碑》《张平子碑》并有境,是汉世字。”其意是疆界、边界,如国境、边境、入境。席世昌《读说文记》:“境,《汉书》俱作竟。竟,尽也,疆土至此竟也。”《孟子》载:“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①至于境,是指到了国境、边境。韩愈曰:薛戎任越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浙东观察史。“至则悉除去烦弊,俭出薄入,以致和富,部刺史得自为治,无所牵制,四境之内,竟岁无一事。”②越州疆界之内,去烦弊,致和富,境内没有大事故发生。

       境为区域,处所。《商君书·垦令》载:“五民者不生于境内,则草必垦矣。”③褊急、狠刚、怠惰、费资、巧谀恶心的五民不斗、不讼、不游、不作、无变,此五民不在区域内,杂草必垦,而粮食生产有保障,就不会有饥荒的发生。《吕氏春秋》载:“暴虐奸诈之与义理反也,其势不俱胜,不两立。故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高诱注:“境,壤。”④《后汉书·仲长统传》载:“当更制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此境界是指疆界、区域,非指哲学上、精神上的境界,无抽象义理意蕴。晋时陶潜在《饮酒二十首》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人境”,不是疆域,而是一种人文环境。由人文环境而至一种心理的感觉。《世说新语》载:“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⑤吃甘蔗先从尾部开始,渐次甘味由淡而浓。此境是人的生理、心理上的一种感觉、感受,而非疆域的一种物境,是进入一种心境,有一种美妙的体验。晋郭象说:“至仁极乎无亲,孝慈终于兼忘,礼乐复乎已能,忠信发乎天光。用其光则其朴自成,是以神器独化于玄冥之境,而源流深长也。”⑥玄冥之境,是郭象所追求的价值理想的一种精神境界。

       界,《说文》:“界,境也。从田,介声。”段玉裁注:“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介也。象田四界,聿所以画之。”邵瑛《群经正字》:“今经典作界。”界释为境,有边界、地界的意义。《尔雅·释诂下》:“界,垂也。”邢昺疏:“谓四垂也。”《说文·田部》:“畍,竟也。”段玉裁注:“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诗经·周颂·思文》:“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界为边界。《孟子》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朱熹注:“域,界限也。”⑦界限之内的百姓不以封疆为界限,国家的巩革和权威,不是靠山溪之险和兵革军事,而是要靠国境的界限。

       《字汇·田部》:“界,限也。”荀子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⑧人有欲望和要求,要求若没有一定的限度和界限,就会发生争乱。《后汉书》载:“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奢俭之中,以礼为界。”李贤注:“界,犹限也。”⑨奢与俭要无过无不及的中节,以礼仪为界限,即在一定的界限、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国界与国界、边界与边界相互毗连、接界。《战国策》载:“三国之于秦壤界而患急,齐不与秦壤界而患缓。”⑩秦国打败马服君赵括的军队之后,魏国、赵国、楚国三国与秦国接界,祸患就起得迅速,而齐国由于没有与秦国接界,所以祸患就相对迟缓。在一定范围内,缓急有所不同;在一定期限内,需求也有不同。如宋代发行纸币有三年一换的期限,宋仁宗时设交子务于益州,由官府发行交子,交子以三年为一界,界满时,制造新交子以换旧交子。(11)

       界亦有离间之义。《汉书》载:“范雎,魏之亡命也……界泾阳抵穰侯而代之,当也。”颜师古注引苏林曰:“界,间其兄弟使疏。”应劭曰:“泾阳,秦昭王弟,贵用事也。”(12)离间泾阳与穰侯关系使自己能代替其职位。蔡泽说范雎以功成身退,祸福之机。适值范雎与秦王有间隔,于是蔡泽代范雎为秦相。

       境界从境亦从界。境界为物境、物界,而转化为度越物境、物界的非物境、物界的生理、心理感受的境与界,并由内超越为一种思维的精神境界。故此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虽王昌龄是讲诗的三种境界,就思维来说,人的认知,都来源于实践活动的境,客观的物境,如疆界、边界、处所、区域、地界、界限、接界等是客观存在的事与物。人作为“为天地立心”的万物之灵的存在,他把自己与天地区别开来,意识到自己是自己,自己主体与对象客体的实践活动,激发了人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促使外部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观念活动方式,从而产生人所特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之境。认知结构与情感结构再实践反思,而化生意的意义之境。

       由内超越而外化物象、事物,又由外超越而内化为情意,这是人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地界、毗连等是呈于心而见于物与象的“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的境,或“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的境。心入于物象之境,如何由内外互相超越。王弼认为:“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13)作为存在的物象有其之所以存在的意思,无意的物象也就无价值。从这个意义上阐释“象生于意”,凸显物象意义的功能价值。这是因为物象与意义是不离的,离则无意,无意也就无所谓象,象中有意,意中有象。通过寻求物象、疆域来体察、体悟其意义,包括可言说的显性物象和不可言说的隐性意象、意义、境界,若丧失了其在实践活动中赋义的物象、意象、境界等担当者载体,则其生命也就枯槁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