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党中央对审计寄予厚望,要传承审计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塑造职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要全面从严治党治审,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审计队伍教育整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建立健全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针对审计干部特点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改进审计实务导师制,通过以审代训等途径强化培训效果。坚持在审计一线锤炼干部过硬本领,提高能查、能说、能写能力。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完善交流学习机制,提高综合素质。高校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是审计队伍的后备人才,加强对在校生的培养力度,有利于夯实审计人才的培养基础。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加强审计机关与审计硕士培养单位联系合作的通知》要求,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极大拓展,审计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必须采用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模式,才能培养满足党和国家需要的审计人才。 目标和思路 政产学研协同的审计人才培养机制以审计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咨询服务为补充。 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体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于现有审计领域的工作人员,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从业人员,要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政策意识、家国情怀、敬业精神、专业能力,以满足审计事业发展要求;二是对于潜在的审计领域工作人员,主要是高校审计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培养他们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能力,扩充审计队伍后备力量。 为了引导机关、高校、协会等各方积极参与协同培养,广东省审计厅在重点科研课题方面加强引导:一是增加省审计厅重点科研课题立项数量;二是在省社科规划课题中单列审计方向项目提高课题吸引力。以课题为抓手,促进在审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同时,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成果可以为审计机关提供理论支撑。 政产学研协同机制的构建 政产学研协同的审计人才培养机制可以从协调机制、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学员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实习实践、保障机制八个方面进行构建。 协调机制。政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协调机制。目前,已构建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共同参与,广东省审计学会给予专业指导的工作机制,共同推进相关工作。 师资队伍。协同育人的师资队伍包括审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实务师资和高校的理论师资。师资队伍实行严格的选拔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打造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师团队。审计机关师资由相关高校发函至省审计厅邀请,由省审计厅批准后派出。实务师资和理论师资以专题为单位进行紧密合作,共同备课、共同教学、共同指导学员、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理论研究,理论师资为实务师资的审计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实务师资为理论师资的教学科研提供实践基础。 课程设置。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审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要适应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需求,涵盖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三大领域,每一领域根据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注重对学员政治意识、政策意识、家国情怀、敬业精神、专业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还应包含大数据审计等审计技术方法课程。目前,已经开设的课程有《国家审计理论与实务》《大数据审计》《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循序渐进、动态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已形成完备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按学期开设完整课程之外,还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等形式开设。 学员组织。协同育人的学员包括审计领域工作人员和在校生两类。审计机关学员由审计机关人事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机构学员由其所在单位组织管理;高校学员由其所在学院组织管理。协同育人的协调机构需要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地点、形式等,处理好各类学员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所开设的课程应当具有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案例分析等,将培养政治意识和政策意识贯穿教学始终。课程按高校的学期安排和课时要求开设,每门课程在开课前安排好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案例作业、考核方式等。课程教学采用“共享课堂”形式进行,一般安排在节假日上课。教师在线上或线下授课,各单位学员线上或线下听课。一般情况下,每次课均由理论师资和实务师资共同授课。理论师资负责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员搭建知识框架;实务师资负责结合实务案例进行讲解,提高学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课程考核采用结课案例大赛的方式,由学员组队参赛,授课教师进行指导。案例大赛逐渐成为共享课堂展示教学成果、理论和实践深入交流的重要平台。 教学资源。在协同育人过程中,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案例、慕课等。教学资源产权属于共享课堂课程组,共享课堂参与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教学资源建设首先服务于课程教学,其次服务于审计机关等各类单位人员的学习提高,同时可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和成果。教学资源的建设力量主要是相关课程的师资和学员,在教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相应资源并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