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最高标准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启涛,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四川 成都 610041)。

原文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折衷(中)”是中国历代中央王朝通用语言文字的最高标准,它体现的是以中原雅言为基础方言、以王都之音为标准语音、以规范汉字为文字正体,同时充分吸纳古今之语、方国之音、俗字新形、民族域外之言、行业专门之词,最终形成中华民族语言文字海纳百川、多元一体格局。“折衷(中)”不仅是中国通用语言文字的最高标准,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标准。“折衷(中)”广泛体现在修身、行政、礼仪、刑法、货币、音乐、文学、宗教、养身、学术诸方面。“折衷(中)”体现的是包容、和谐、共生,倡导的是交往、交流、交融,这在今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9 期

字号:

      在考察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的过程中,以及在考察整个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折衷(中)”一词反复出现,它成为历代中央王朝对待和处理通用语言文字以及文化学术最重要的一种态度和方法,今不揣谫陋,谨试论之,以就教与海内外方家。

      一、“折衷(中)”释义

      隋代仁寿元年,诞生了一部《切韵》,作者是陆法言,《切韵》是隋王朝实现南北统一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范本,该书的主要构思者实际上是颜之推。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音辞》言:“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鈋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1]529-530颜之推的意思是:应该以帝都之音作为王朝通用语言的标准语音,但同时要吸纳古今方俗之音,这就是“折衷”。

      颜之推的“折衷”理念,的确在《切韵》中得到了贯彻。检陆法言《切韵·序》:“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刘仪同臻、颜外史之推、卢武阳思道等、魏著作彦渊、李常侍若、萧国子该、辛谘议德原、薛吏部道衡]等八人,同诣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鱼(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一韵,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沟切)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吕静《韵集》、夏侯该《韵略》、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消疏缓,(萧、颜)[萧国子、颜外史]多所决定。”[2]这里的“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正可与前揭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之“共以帝王都邑,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相比较。

      我们不禁要问:“折衷”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史上以及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上的意义和作用究竟如何?对今天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有哪些启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哪些借鉴?这就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衷”即“中央”“中正”“恰当”,与“中”同义。《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州绰及之,射殖绰中肩,两矢夹脰,曰:‘止,将为三军获,不止,将取其衷。’”杜预注:“不止,复欲射矢中央。”《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心之灾也。”杜预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六年》:“叔向曰: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预注:“辟,邪也。衷,正也。”《国语·周语上》:“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

      由此可见,“折衷”即“折中”,乃“取正”“调节”“适中”义。“折衷”即确定一个适中妥帖的标准,唯有确定一个包容性强、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标准,才是中正之道。

      “中”在中国文化史上本来是一个地理概念,指中央位置,但是华夏文化尚“中”,“中”引申为一个政治与文化概念,指历代中央王朝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正方位。”郑玄注:“建,立也。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於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雒邑,治天下。《司徒职》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中略)极,中也,令天下之人各得其中,不失其所。”[4]可见,在华夏文化中,中央位置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可以国泰民安,所以周王朝建都於雒邑,这是天下之中,中华文明兴起和盛行于中原地区①。《孟子·万章下》:“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吕氏春秋·慎势》:“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5]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一《皇极》言:“《诗》:‘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周官》:‘体国经野,以为民极。’正言商周建都,豫州为九州之中。《诗》:立我蒸民,莫非尔极。正言民于其时得其中。”[6]8

      “中”又引申为一个执政和道德理念,指“中和”“适中”,《孟子·尽心上》:“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汉赵岐注:“子莫,鲁之贤人也。其性中和专一者也。执中和,近圣人之道,然不权。圣人之重权。执中而不知权,犹执一介之人,不知时变也。”《论语·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何晏注:“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②

      二、“折衷(中)”是中国文化和学术的最高标准

      如果我们考察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就会发现,“折衷(中)”是处理一切问题的最高标准,具体体现在修身、行政、礼仪、刑法、货币、音乐、文学、宗教、养身、学术诸方面,以下是考证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