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进入90年代中后期,当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摆脱短缺约束,进入生产能力相对剩余,并朝着市场化、国际化和继续工业化方向迈进的时候,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问题便突显出来。作为国民经济和大工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乡镇企业,也担负着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任。 一、乡镇企业产业现状与特点分析 50—70年代,中国实行了长达20年的重工业优先增长的发展战略,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初步构建了中国工业结构。这时的中国农村乡镇企业,尚处于萌芽与初创期,是一种基本或完全依附于农业,没有脱离农村,仅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简单产物。其形式主要有:(1)利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农副产品资源, 发展一般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这一形式在农村占主流;(2 )利用地处城市国有大工业周边地区的地理优势,引进设备、技术、人才等,为大工业作一般辅助性生产,或成为国有大工业的一个生产环节,这一形式在城市国有大工业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较多,如江苏、浙江;(3 )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原料和采掘业。如煤炭、矿产等等,然后将原料出售给国家或当地政府,这一形式在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较多。 这时的乡镇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形式单一,从总体上看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产业特点。经过发展《1979—1983)、 高速增长(1984 —1988)、整顿提高(1989—1991)和全面发展(1992—1997)近20年的历程,中国的乡镇企业才逐渐形成了产业齐备、工业门类俱全、内资合资企业均有的发展格局。然而,乡镇企业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使得产业调整与产业升级显得急迫起来。 (一)乡镇企业以二次产业为主,缺乏带头与主导工业 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摆脱了依附于农业的从属地位,建立起了以非农化的二、三次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见表1)。 乡镇企业以非农产业为主的特征,形成了与城市、与城市国有工业企业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企业既来自于农业又游离于农业以外,既生存于农村又参与城市及国有大工业生产的特殊身份。从产业演变与发展角度看,乡镇企业已经跨过了一次产业为主要增长源的阶段,而上升到二次产业为主导。农村资源配置,如资金、劳动力已经集中倾斜于以二次产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特别是来自于二次产业。 乡镇企业目前的产业结构,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业劳动效率,另一方面二三产业占绝对份额,也为城市经济、城市消费者、国有工业提供了帮助。就农村内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来讲,非农产业居主体地位,应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它比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更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也比较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方向。但从更高意义上看,目前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还是属于较低层次的:缺乏主导与带头工业,低加工度导致产品附加价值低,技术设备档次低导致产品缺乏竞争力,分散的组织结构导致整体效益差。 表1 乡镇企业三次产业比重单位:亿元 合计 一次产业 二次产业三次产业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绝对值 比重(%) 1991 11867.83 180.91 1.52 9840.58 82.92 1846.34 15.56 1993 31540.68 401.90 1.27 26673.91 84.57 4464.87 14.16 1995 14595.22 279.82 1.91 10285.39 82.80 2230.01 15.28 1996 17659 345 1.96 14065 79.6 325018.44 (二)乡镇企业以工业为主,但却是低水平构造 从乡镇企业行业内部划分来看,以工业企业为主,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实施工业化战略有关。农村早期发展乡镇企业,也主要是在发展集体农村副业基础上的社办工业,以农机厂和农具厂等简单加工制造业为主。当然,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就业空间较大,所需资金不多,大多可以就地取材发展生产,比较符合农村当时情况,加上城市推进工业化战略的带动作用,使乡镇工业企业获得了比其他行业更快的发展。到80年代初期,乡镇工业已占全国工业产值的11.7%,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工业生产规模。进入90年代,工业发展超前于其他行业,产值比重一直保持在70%以上,超过其他行业产值综合而居首位(见表2)。 表2 乡镇企业行业比重单位:% 合计农业工业建筑交运商饮 1991 100 1.5275.57 9.576.36 6.98 1993 100 1.2774.33 10.236.27 9.17 1995 100 1.9274.02 8.785.51 9.77 1996 100 1.9571.51 8.146.4911.91 从产业演进和工业化进程看,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逐步向重工业为中心推进的阶段,是所谓的“重工业化”。从我国乡镇企业工业中轻重工业的比重看,虽然不能套用照搬工业化转进的一般理论,但却有某些相似之处,只是乡镇企业的重化工业率较低,质量较差。 从乡镇企业工业发展变化趋势看,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值比重有所下降,说明轻工业发展有从依赖农业到逐步远离农业的趋势。同时,乡镇企业工业中的重工业比重上升,也说明了城市工业重化工化的格局对农村乡镇企业工业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乡镇企业重工业结构中,一般采掘和原料工业约占重工业产值的35.7%,其余的64.3%全部为加工工业所有,加工工业发展要快于其他行业,这是与城市重工业结构不同的地方。形成这一格局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长期以来注重发展加工工业,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发展不足,越来越成为“瓶颈”制约部门,为了消除“瓶颈”制约,解决原材料不足的矛盾,国家在保持加工工业发展势头的同时,注重倾斜发展基础产业,因此,原材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重工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加工工业比重下降,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上升。在这期间,由于乡镇企业加工工业处于快速起步阶段,“瓶颈”制约影响没有城市工业明显,因而重工业中的加工工业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一般加工企业较多,而高附加价值企业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