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企靠什么促增长

——苏南归来话改革

作者简介:
本报记者 陈颂清 徐冲 韩国飚

原文出处:
人民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苏南采访归来,许多人一见面就问:乡镇企业到底怎么样了,预定的增长目标实现得了吗?

      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一路都在观察和思考的问题,也正是苏锡常干部群众的热门话题。

      走向多元

      说到华西村,许多人都知道它是以“共同富裕”出名的,换言之,是搞集体经济的。这次我们去华西,吴仁宝说,今后村里的企业还是搞集体的,但华西决不排斥非公有制经济。他说他有个大的计划,要引进100家私营企业,不但提供土地,达到一定的投资规模,华西还可提供流动资金。“一村两制,共同壮大华西的经济。”

      吴仁宝做的,其实就是改革所有制结构,从而改变苏南原先单一的投入机制。

      村镇集体经济投入,或者集体出面为企业担保贷款,曾是苏南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

      高负债(包括高集资),使得企业的负担过重,效益下降,亏损增加。

      在这种投入机制下,一方面是政府千方百计地寻求贷款,一方面百姓有钱却没有投资方向。吴县市渭塘镇书记张寿根介绍说,当地农民储蓄存款达到3.2亿元。在以前,这些钱很难转到企业生产上来。

      允许私人办厂,允许所有制形式多样化后,情况变了。吴江市在政策调整之后,原先只能在流通领域显身手的一批经营者,迅速把资金转向办实业,全市因资金问题而进展不快的纺织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飞跃之势。

      机制变革的另一个明显效果,是一度变得很难控制的乡企管理成本大幅度下降。

      在吴县市一家已转制的企业里,我们称赞总经理办公室宽敞气派,这位叫王欣南的总经理说:要是早几年就转制,我决不造这样的办公楼,企业哪需要这么多的“科室”呢?市场竞争激烈,我现在的利润就来自十人少。这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企业,只有9个管理人员。

      没有人提出要求、没有谁发过文件,但各家企业纷纷卖公车、卖手机。苏州一家县级市的烟草公司发现,当地开始搞转制以来,高档烟的销量下降了一半。

      在苏南,乡企转制的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百花齐放。组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一般是动产出售、不动产租赁)、拍卖等等。吴县市的黄埭镇称之为“五顶帽子随你挑”,而吴江的盛泽镇则叫集体、民营、三资“三个轮子一起转”。

      过去,有的乡镇的财政账户经常莫名其妙就被封了,一查原来是镇里的企业已资不抵债了。江阴市周庄镇书记赵一鸣说,现在搞机制转换,就要明确这种责任关系,逐步走向政资分离、政企分开。不少乡镇开始“退二进三”,改变政府出面借债集资直接办企业的做法,而把重点放在提供土地、营造环境以引资上,引外资、引内资、引民资。对企业,也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方式,重点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管职工工资的最低保障等。吴县市渭塘镇的干部们告诉记者,他们现在腾出了一些“管企业”的时间在规划怎样建好中心村以提高农民的居住质量。

      做大和靠大

      面对变化了的市场,产品和产业发展战略的变革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要么做老大,要么靠老大”,这句话,最早是从吴县市市长秦兴元那儿听到的。后来,我们发现,苏南的企业几乎都在不约而同地走这条路。

      江阴的阳光集团已坐上了全国精纺行业的第一把交椅;双良集团的溴化锂制冷设备国内市场占据第一;常州的新科VCD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这些是做成了“老大”的企业。

      还有更多的企业,正在纷纷寻求或已经走上“靠大”之路。找准国内外大企业,为它搞配套,走“高专精”之路,不但没有降低自己的水平,反而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档次,真正参与到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去年昆山参与配套的工业项目有338个,在市场不旺的情况下,销售额达13亿元,比上年净增3倍多。“靠大”靠出债务来的渭西村也初衷不改,他们与美国巴顿公司进行合作,已出口网罩1000多万美元。

      “做大”与“靠大”,使短缺年代成长起来的乡镇企业,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找到了新的立足点。一批“做大”,一批“靠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避免了大家到终极产品市场上搞恶性竞争。这样做,也有助于盘活苏南乡企多年积存的存量资产,叫了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成为现实。在昆山,原先的小化工、小纺织在参与配套的过程中大多已脱胎换骨。

      再聚人气

      吴县市黄埭镇现任党委书记吉小元自称是当地第一代抓工业的干部。他说,那时候,没有一分钱就敢办厂,到后来,那个厂每天能净赚6万元。

      在苏南,有过像吉小元这样经历的经营者和干部很不少。吴江市副市长沈荣泉当年扛着20公斤油毛毡到上海推销,进了建材公司大楼,还不让坐电梯,他就背着上5楼。“进了屋,除了房间里的柱子,所有站着的、坐着的,我都点头、都敬烟。”他回忆说。

      苏南人就是靠这样的精神和努力,才办起了令人羡慕的企业,才发展出令人惊叹的集团。

      这些年来,苏南乡镇企业已积累下一批宝贵的人力资源。这其中既包括一大批土生土长、见过世面、经过风雨的企业经营者,也包括不少外来的支持者。“70年代办厂靠回乡工人,80年代办厂靠星期天工程师,90年代办厂靠大学毕业生。”这是流传在锡山的一句话。它从一定程度反映了乡企增长方式上的一种转变。

      如何留住人才、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从1995年起,我们越来越感到乡镇企业中人的积极性有淡化的趋势,这逼使我们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重新焕发出人的创造力。”吴县市望亭镇书记薛泉金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