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审计视角下的高校公共管理及创新路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艾尚乐,广东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经济治理、城市管理、区域合作创新。

原文出处:
焦作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3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高等教育活动(尤其是经济类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对原有的监督导向型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诉求,需要持续规范高校的经济活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各类经费的使用效率,而这就需要树立管理审计新理念、开展管理审计工作,以此转变高校的教育思想、优化教育方式和教学环境。按照经验,在高校公共管理活动中实行管理审计,有助于在教学、公共服务、科研工作之间建立起良好关系。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之后,“新公共管理”运动开展以来,在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领域出现了多学科交融、逐渐趋于整体化的情况,高校的公共管理也开始面向市场,并引发了高等教育领域新的变革。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审计监督工作与高校公共管理活动的对接越来越频繁,高校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借助管理审计工具和方法,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价,由此确保高校公共管理目标的合理性、管理方式的科学性、管理过程的有效性。但是,和其他产业相比,高校公共管理形式、经营形式都“别具一格”,高校管理审计的独特性也十分明显。因此,在管理审计视角下开展高校公共管理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部署,通过创新审计方法和管理路径,不断提升高校公共管理绩效。

      1.高校公共管理审计及其基本流程

      在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具有主体多元性、职能调节灵活性等特征。而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同样也具有竞争性、不成熟性等排他属性。因此,高校公共管理也就成为不完整的公共产品。自改革开放以来,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政策相继出台并得到有力实施,高校公共管理得以迅速发展,既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在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对其公共管理活动开展审计监督,其内容与企业管理审计必然不同,也和以财务收支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内部审计模式存在差异,高校公共管理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完善高校的管理水平、提高运行绩效、降低发展风险。所以,在把管理审计应用到高校公共管理领域时,无论是审计内容、审计方法,都具有典型特殊性。

      按照高校管理审计的目标分类,面向公共管理的管理审计目标包括有关高校公共管理制度健全性和执行情况的“健全性目标”;关乎高校内部控制是否充分和适当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目标;与机构、职权和人员配置有关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目标”;对物资采购、经济合同、基建工程投资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等经济事项有关的“有效性目标”;判断战略设计、预算编制草案执行效果、预决算执行和业务活动、管理活动绩效的“风险性目标”;对高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合理性和效益性目标”。而按照高校公共管理审计层次进行划分,又可以分为战略层管理审计、战术层管理审计、作业层管理审计等,这一点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划分层次几乎相当。

      也正因为如此,管理审计对我国高校公共管理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审计人员,都要抓住机遇和开拓进取,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在程序上,高校公共管理审计和常规财务审计大体相同,重点工作分布在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在具体内容上存在差异。(1)准备阶段。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进行实地调查,熟悉其公共管理业务范围、管理内容和管理流程,对审计对象的公共管理水平进行初步掌握,重点发现其公共管理上的薄弱之处,然后据此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为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做准备;(2)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审计人员需要对高校的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剖析,针对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然后给出有针对性的整改建议;(3)报告阶段。报告的撰写和出具需要体现高校公共管理审计的充分性、适当性、科学性、合理性,相对独立、客观、公正地对高校公共管理情况进行评价,重点列举其存在的问题和问题成因;(4)报告后阶段。审计机关要和审计对象进行进一步交流,确保审计报告是公正的也是具有建设性的,同时,要对审计报告内容持续跟踪和纠偏,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审计在高校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高校管理模式的现实问题及公共管理要求

      提升公共管理与运营水平,更高效地践行受托管理职责,是高等院校诸多管理任务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不断创新和优化高校公共管理体系,借助审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高校公共管理质量与效率。但即便如此,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引下,虽然倡导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依旧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以为学生服务为中心,从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出发,通过转变政府与高校、高校与学院之间的权责关系,实现高校公共管理模式的转变,以此落实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推动高校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良性发展。

      2.1 高校管理模式存在的现实问题

      在高校公共管理的日常运行和实践中,很多问题的出现确实难以避免,其中的部分问题十分严重,甚至会阻碍高校公共管理工作水平和削弱管理质量。尤其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思想极大影响和冲击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理念、公共管理模式以及他们在公共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时,如何正确看待高校公共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与社会对高校办学的需求之间的差异,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管理体制问题。在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体系内,都采取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无论是二级学院、系、所还是行政管理单位,管理层都来自上一层的任命,然后以规章制度为框架,对下级部门开展管理领导工作。很多高校的教职员工都可以借助教代会、党代会等形式,参与高校的公共管理事务,但频率较小,对高校公共事务管理产生的作用十分有限;(2)管理模式问题。在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权力都与“科层管理”有关,即某一级主管行政事业部门的“权力”都来自上一级的授权,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活动,势必会导致“事业化”“行政化”甚至“官僚化”,普通教师参与高校的公共事务管理意愿虽强,但其权利却会受到阻碍和限制。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管理模式和新时代管理理念和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出现了脱节,势必会影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和进步;(3)管理实效问题。部分高校的规章制度规定,在公共管理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要采取逐级上报的形式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如果事情紧急或者情况特殊,那么出现的问题就无法及时得到解决,这不但会影响公共管理的时效性和效果性,还会影响学校的公共管理形象,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会造成明显打击;(4)管理理念问题。考虑到我国部分高校公共管理问题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和麻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公共管理理念滞后,甚至长期停留在传统思维模式下,这对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中的一个主要表现是,部分高校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强,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不充分、不清晰,加之其采取的是“倒金字塔”的管理形态,权力层级多、权力分布广,使得大部分规章制度都被限制在特定范围内,无法对高校的公共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