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对买方市场必须精心走好“三着棋”

作 者:

作者简介:
章传智 江西省赣州地区乡镇企业局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我国社会总供给继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平稳增加,买方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从而标志着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之间为争取市场份额展开的竞争日益激烈,带来价格下降,导致企业盈利率持续下降。在此种情况下,企业是否具备适应买方市场的应对能力,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否持续发展。联系乡镇企业实际,笔者以为,企业要应对变化了的市场必须精心走好推进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素质“三着棋”。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完善创新机制。乡村集体企业在农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但是原有乡村集体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比较单一,乡镇企业的机制已经用了20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权不清、政企不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善等问题逐步暴露出来,迫切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为焕发企业新的生机和活力提供制度、组织和动力保证。但在改制过程中,始终要克服和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防止“走过场”的现象。衡量一个企业股份制搞得是否成功,关键是看它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民主管理积极性,改变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树立新的管理观念和模式,取得新的变革和突破。而如果把企业改制简单地理解为改名字、换牌子、交票子,换汤不换药,非但不能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而且还会玷污企业改制的名声,甚至留下许多后遗症。二是要克服“唯股论”。对企业而言,改制的模式远不止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还可以采取联合、兼并、租赁、承包、出售等改制的路子。最终采取哪种经营模式,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实际,适合采取哪种经营模式。值得一提的是,混合经济是聚集各种社会资本的有效形式,适应性强,兼容性大,可以突破原有企业的社区封闭,形成多元化的开放的投资主体和用人格局,使乡镇企业在新的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要素,符合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发展混合经济不单是一个改革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通过发展混合经济,集体资产可以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实现,而不再单单是集体独资兴办企业,资产的管理和经营方式要采取资本经营的方式,这样才能实现产权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真正搞活搞好集体企业。三是要十分注意加强改制后企业的管理。改制是一个渐进、有序的过程,涉及到条条块块、方方面面,决不是一朝一夕、一“股”了之就能完成的。一方面,改制后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新的法人治理机构各司其职,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在实行政企分开的同时,要建立、完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机构,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再一方面,要在改革中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四自”能力的市场主体。总之,企业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在买方市场新形势下站稳脚跟。

      始终把调整结构放到突出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不是产品没有市场,而是市场上缺乏好产品。世界上现有150多万种商品,我国有40多万种,除了少数产品属于地方性和民族性以外,许多产品我们没有开发。按目前统计,我国商品品种开发要落后于世界开发10-20年,我国现在产品结构当中,40%还是国外四五十年代的产品,30%是六七十年代的产品,真正处于八十年代的产品仅占20%,九十年代的产品不到10%,这足以说明我国产品结构不合理和落后,缺乏竞争力。调整结构,要实行市场、资源、产业政策“三导向”,最为关键的就是市场导向,产业政策终归是市场的反映。我国现在的市场变化很大,约95%的产品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5%的产品供不应求。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由重复建设造成的相对的结构性过剩,反映了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不适应。所有这些,都逼迫乡镇企业从市场切入,抓住现实需求,研究诱导需求,看到潜在需求,使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达到高度一致。企业要紧跟市场,还必须依靠科技和管理,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加快更新换代步伐。为此,一是要实行资产重组等形式,走规模化发展道路;二是要加快技改步伐,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占有未来的市场;三是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用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手段、健全的制度组织生产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通过名牌的市场开拓力、文化内蓄力、资产扩张力和在市场上表现出来超常的创利能力,使企业吸引资金、聚集人才、扩大规模、左右市场,战胜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结构调整的出路在于优化结构和结构升级。乡镇企业要在主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拳头产品上下功夫,重点扶持一批企业和产品。要下决心研究“龙头”企业的建立和产品的开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确定产业、产品主攻方向,注重经济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城乡、所有制和地域界限,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从而提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和流通是永恒的产业,潜力很大,效益很好。但现在很多“龙头”乡镇企业与农民是单纯的买断关系,农民享受不到加工增值和流通领域中增值的利益,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农民的剥夺。为此,要实行农业生产和流通相结合,还要与外贸出口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要逐步利用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把农民吸收为员工或股东,实行贸工农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