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企面前八道门槛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光明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88年,站在新世纪的门槛前,我们再度把目光对准乡镇企业——这支崛起于乡土之上的经济力量的时候,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板块。据科学推算,“九五”计划中国民经济8%的增长速度,乡镇企业的贡献份额为56%,即4.48个百分点,乡镇企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三不、三下”:产品销售不畅,经济效益下降;市场机制发育不良,增长速度下滑;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下落。历史把乡镇企业推到了“华山一条路”上。难则变,变则通。乡镇企业必须通过改革才能看到未来的辉煌。但当改革进入深层次时,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乡镇企业成长以来从未有的危机,这就注定了乡企的“二次创业”是个任重道远的艰巨过程。具体讲当前亟需跨越“八道坎”。

      ——优势减少,机制弱化。乡镇企业在其发展初期,与国有企业相比,确实具有机制活、负担轻、轻向快等明显的优势,从而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近几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和个体、私营企业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激励机制不活,承担过多社区职能等弊端就越来越明显。一方面,许多乡镇企业负责人既任企业厂长、集团董事长,又有乡镇党政负责人头衔,他们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进行企业经营活动决策时,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主体,因此出现了许多投资决策失误,重复建设、负债经营、高息集资等成为发展中的沉重包袱。

      ——乡镇企业负担过重。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乡镇企业承担的收费项目多达五六十项,负担一般占到乡镇企业销售收入的3%左右。收费项目多,收费标准随意性大,违规收费等是造成乡镇企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在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集体企业积累被大量耗用,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

      ——资金困难,投资乏力。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融资渠道。由于中小企业一般资产较少、风险较大、资信度较差,自我积累能力弱,以及社会上在所有制问题上的偏见等原因,金融部门一般都采取谨慎投入的态度。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银行对贷款的安全性、风险性意识大大加强,对乡镇工业增量贷款投入不多。

      制约乡镇企业投资适度增长难在何处?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运行质量、企业资产及信用状况如不尽快改善,银行信贷规模将难以大幅度增加。二是乡镇企业缺乏进入资本市场的渠道,企业直接融资面临巨大困难。在整顿农村未经批准的金融活动同时,从战略高度考虑,如何建立规范、有序的适应农村优秀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否则,大批没有准入规范资本市场资格的农村优秀中小企业,将无法度过资金难关。三是由于缺乏完善、规范、科学的企业改制程序,影响了乡镇企业投资增加及效率提高。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及竞争性原则,以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参与到整个企业改制的过程中。但乡镇企业缺少适应自身特殊发展及历史背景的具体改制规范,一些地方企业改制中逃废银行债务,这也影响了银企关系,挫伤了银行部门对乡镇企业投入的热情,降低了信贷再投入的力度。四是投资者自身积极性下降,尽管当前物价回落,贷款利率下调,人民币币值和汇率较为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宽松,但乡镇企业对投资特别是技改投入积极性仍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对投资质量、市场走势把握不准。调查中发现,由于乡镇企业科研力量单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更新换代快,“老乡”们一筹莫展,对科技投入缺乏超前意识,稍有实力的集团企业和优秀中小企业即使找到投资项目,也鉴于项目开工后背上债务包袱的教训,使企业不敢贸然投资。

      ——调整结构步子慢,组织推进力度差。乡镇企业作为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支新生力量,其发展的先天特征就是模仿国有企业实现低成本进入市场,加之原来国企发展战线很长,因此,乡企与国企之间产业产品同构现象严重,造成了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和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构调整是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的核心环节。然而当前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推进缓慢,阻力较大,有些才刚破题,就争论不休,贻误战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把“乡镇企业”等同于“乡镇工业”,许多地方发展乡镇企业习惯于搞“单打一”,把一、二、三产业一起抓变为“一把抓”,“抓一业”,以致农业企业、“绿色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流通企业成为“短腿”,有些地方是“空白”。在企业布局结构调整上仍偏爱于“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办在乡、村办在村”,把市场经济变为“诸侯经济”,把立足本地,变为局限本地,划地为牢。在这种小农经济意识指导下,乡镇企业工业小区建设一直步履维艰,集聚优势难以发挥。四是在乡镇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重大轻小”,有的地方人为搞“联合”,“归大堆”,企求“船大好冲浪”;也有的忽视发展中小企业,“小产品、大市场”变为空谈。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困扰着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中的难题是企业“能生不能死”的问题,许多地方仍搞“人道主义”,“父爱主义”,对该死的企业不让死,“该下手时不下手”,以致丧失结构调整良机。

      ——外部环境不宽松、不公平。虽然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明确指出,集体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实际上仍存在一些对于乡镇企业的不公平的待遇。如国家审批的股份上市公司,大多是国企,而乡企却很少。乡镇企业贷款难,极少数获得贷款的,其利率也要高于国有企业,在贷款保证金,审贷程序等方面也未能一视同仁。

      ——缺乏信息和技术来源,创新能力不强。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着获得市场信息和技术渠道难的弱点。缺乏市场信息,使经营者难以做出适时和合理的经营决策;缺乏技术,则使其产品“土里土气”,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寥寥无几。同时,乡镇企业技术人才短缺。许多企业沿袭陈旧的管理方法,有的甚至停留在家庭式管理状态,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造成乡镇企业活力不足,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

      ——企业内部管理不到位,资金运用不合理,资金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以江苏盐城市为例,据调查统计,在农行开户的806个乡镇企业中,亏损企业为289个,关停企业为149个,分别占农行开户乡镇企业数的35.9%和18.5%。通过对亏损企业和关停企业调查分析发现,资金管理不严格、使用不合理、长期挤占挪用、流动性资产和负债不匹配这些资金分布结构失衡是导致企业亏损和关停的主要原因。因这一因素发生亏损的有171个,占亏损企业的58.7%,导致关停的有118个,占关停企业的79.3%。这一情况在目前正常运转的企业中也存在着,平时不甚注意,日积月累后则积重难返,由此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难以提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