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合作制是中小型国有农场改革的重要形式

作者简介:
桂平雄 潘天银 祝根源 浙江省农业厅农场管理局

原文出处:
中国农垦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刘锡荣副省长在全省国有农林牧渔场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股份合作制适应性强、经济容量大、覆盖面广,完全可以作为中小型国有农场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首选形式,各地都要大胆地采纳运用”。为此,我们对全省国有农场系统股份合作制改革进行了一次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确实给许多国有农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当前我省中小型国有农场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股份合作制是中小型国有农场改革的重要形式

      目前,全省有207个农场,345家场办企业,大多数属中小型,拥有职工5.8万人,土地总面积44.8万亩,固定资产32.2亿元。 随着改革的深入,股份合作制在农场逐渐兴起,据初步统计,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农场和场办企业已有100多家,并呈燎原之势,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首先,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符合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符合企业财产法人化、承担责任有限化和企业组织科学化的要求,它保持了各财产主体的合法权益,理顺了内部利益关系和经济管理机制,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优化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是现阶段组织社会生产的一种理想模式,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的一种重要实现形式。

      其次,股份合作制中小型国有农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当前,我省国有农场发展极不平衡,两极分化比较突出,总体经济效益不高,特别是中小型农场亏损面较大。造成这种发展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是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按照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原理,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我省农场一直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产权关系模糊,资产责任不明,职工与农场利益联系不紧密,对农场经济的关切度低;二是政企不分,农场的经营自主权和管理权没得到落实;三是农场的组织结构不合理,内部缺乏民主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农场发展缺乏动力、活力和合力。为此,各场着眼于从解决农场发展资金和调动职工关心农场的积极性入手,吸收职工入股,推行了股份合作制。这种制度大大强化了农场经济对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农场民主管理机制的形成,通过一人一票的决策制度,使职工真正体会到主人翁的地位,愿意为农场的发展出谋献策,增强了农场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改革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是农场改制的首选形式。虽然农场改制的具体模式可以因地制宜,多种多样,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托管、委托经营、嫁接改造、兼并、租赁、出售、破产等形式,但是股份合作制可以作为我省大多数国有农场改革的首选形式。主要原因在于:(1)我省国有农场80%是中小型,大多数又是竞争性行业, 属于放小搞活范畴;(2)股份合作制改造操作比较简单, 程序也不复杂,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3 )股份合作制改革能实现国有农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4)能够扩大农场资金来源,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5 )产权明晰,农场干部职工连股连心,能有效地吸引经营者和生产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加强各项监督。

      从我们实际调查来看,股份合作制改革给许多国有农场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萧山市第二农垦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一个场办丝绸企业,1994年亏损达100多万元,企业濒临倒闭,成为农场的一大包袱。 1995年起开始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组成富明达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由于产权明晰,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融为一体,调动了积极性,当年实现扭亏增盈,盈利400万元。1997年根据市场变化增加技改投入, 又进行扩股,总股本扩大到800万元,其中个人股占49%,国家股占51%。 在职工股中,90%的职工都入股,而企业主要经营者和技术骨干入了大股,产权制度的创新带来了企业的巨大变化,预计1997年可实现利税1000万元。

      二、 股份合作制改造的一般程序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集股份制与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和优势于一体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一方面它坚持自愿互利原则,实行劳动联合,按劳分配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有不可分割的公共积累,具有合作经济的本质特点,另一方面它又实行资金、物资、技术入股,按股分红,实现了资本的联合,在组织形式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又具有股份制经济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全省农场推行股份合作制做法的总结,股份合作制改造一般都要经过四个阶段:

      第一,层层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

      这主要由农场负责改制工作的部门来完成,讲明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讲明农场改革与经营者、广大职工直接的利害关系,以消除人们的顾虑,并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减少改制工作中的阻力。

      第二,改制申请,组建筹备工作小组阶段。

      农场改制的目标明确后,就由主管部门或专门负责改制工作的职能部门提出股份合作制改制申请。在得到明确答复后,组建筹备工作班子,包括农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中层管理骨干和企业职工代表。在有些地方,政府甚至为改制派驻工作组,这时一般应有工作组的人员参加。筹备小组具体负责企业改制的日常工作。包括拟订改制方案,拟订《章程》草案,聘请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和验资审计,按有关规定就改制总体方案负责与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与沟通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