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 1997年,浙江省乡镇工业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实交税金、实现利润和增长速度均比上年大幅回落。 1.国内外市场对“浙货”的需求下降是造成增速大幅回落的直接原因。(1)“浙货”(主要是消费品)有45%销往外省,25 %销往国外,只有30%销在省内市场。而销往外省又以东北、华北和西北市场为主。“三北”市场虽然消费较旺,但随着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浙货”受自身品质的限制,“浙货”不仅销售没有增加,反而被成本更低的当地产品“收复”了部分市场。在省内,由于不少产品档次与省内人民较高的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市场占有率也难以扩大。(2 )从上半年出口产品结构看,乡镇企业以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轻纺产品为主。由于国际市场订单减少,不少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的状态。 2.产品档次低和竞争力弱是导致增速大幅回落的深层次原因。 从村以上工业产业构成看,机电、纺织和其他工业(主要是玩具、文体用品、家俱)所占比重近70%。村以下工业是以短、平、快为特征的一般加工和轻纺工业,产业层次更低。近年来,乡镇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长期累积的产业结构性矛盾已经逐渐暴露。由于省内乡镇企业规模普遍较小(90%以上为小企业),容易导致低水平的压价竞争。产品低劣、效益低下、资不抵债的企业已经关停了一批。据统计,乡村二级工业企业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549家,下降了近11%。 3.技改投入不足是产品技术含量难以提高和缺乏竞争力的重要原因。下半年全省乡村二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首次出现负增长。11个市地中,除杭州、温州、台州3 个市地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外,其他8个地市都呈下降趋势。 其中技改投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0.33%。 4.国家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和银企业关系的变化,造成乡镇企业资金的普遍紧张。1997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金融政策,实行总行资金上调,采取一级法人制,县级银行无权贷款。有些地区实施“取消信誉贷款、控制担保贷款、资产负债率60%以上的不贷,增加抵押贷款”的措施,信贷资金重点用于经营状况好的大中型企业,造成了乡镇企业融资难度继续增大,资金供求矛盾突出。三角债也困扰着部分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另外,乡镇企业利用外资也在减少。如宁波市乡镇企业到5月底, 新办“三资”企业44 家, 协议利用外资283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6.9%。 5.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使为之配套的一大批乡镇企业发展受到制约。在一些地区和部分行业(尤其是机械、汽配行业),乡镇企业为国有大中型企业配套的较多,当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恶化时,为之配套的乡镇企业随之陷入困境。如永康市,原有上百家乡镇企业为四方集团配套,近年由于“四方”出现不少困难,导致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直接影响了整个县乡的生产增速。 二、基本判断 1.经过18年的滚动跳跃式发展,大多数乡镇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资本原始积累。但在前一轮发展中,其增长方式主要靠增加外延扩大再生产,这条路子已经走到尽头了,应该积极进行“第二次创业”。 2.现在正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场环境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是势在必行。乡镇企业应尽可能地改变低、小、散的状况,向高、大、聚发展。 3.乡镇企业出现了两极分化,经济发展靠强企推动和名牌兴业十分明显。 4.乡镇企业机制优势仍然明显。对有些乡镇企业不同程度地感染了国有企业的旧体制弊病的问题,应通过继续完善企业改制来解决。 5.专业市场对乡镇企业发展的作用巨大。从中国轻纺城及其配套市场来看,“一方市场强一方经济”成效明显,但要注意提高专业市场档次。 6.经营管理人才短缺,管理水平落后已经制约了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随着乡镇企业踏上规模经济之路,“能人+人海”格局和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乡镇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创业”需要“企业家+人才”的发展格局和现代企业管理。 7.政府较好地发挥职能对乡镇企业发展大有裨益。温州市从1993年进行“名牌兴业、质量立市”的二次创业以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日子十分好过;而在这方面认识落后的地区,吃亏不小。 建议: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镇政府)要加强对乡镇企业的指导和管理,加强信息服务;保证重点技改投入,为产品有销路的企业注入急需的流动资金;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和管理,推动主导行业的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