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洗礼

——“苏南模式”沿革采风(上)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科技日报

内容提要:

乡镇企业的崛起,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道壮丽的景观,“苏南模式”的诞生,为其平添了一幅秀美的图画。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然而从「计划」,跳到「市场」,谈何容易,苏南人竟花了二十年光阴,进行了艰苦的摸索与实践,成功与失败相伴,幸福与痛苦而行…… 今日的苏南告别了昨日的苏南,正创造着明日的苏南。 二十一世纪向我们走来; 二十一世纪向苏南走来……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不城不乡 不土不洋

      1998年5月中旬。江苏南部。阴雨连天。

      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到处是宽阔的公路、造型别致的楼房和现代化的厂房;到处是“集团”字样的乡镇企业;到处是熙熙攘攘的名称各异的市场;到处都是从事经营活动的人群与车辆……他们——从市长到市民、从厂长到员工几乎都谈论着一个话题——江总书记在苏南考察乡镇企业的情况。

      4月20日15点30分, 华西两名少先队员将争奇斗艳的鲜花敬献给江泽民总书记,随后,总书记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华西“金塔”。

      “金塔”是华西村的标志,外观不大,里看不小;外面不洋,里边不土。村团委书记吴芳称:“整个华西村也是‘不城不乡,不土不洋’”。

      入塔,如进星级宾馆一般,大堂宽敞明亮,一身“工装”的服务小姐笑容可掬,2000平米的商场柜台,摆卖的衬衫是“华西村”牌,西服是“仁宝”牌,烟、酒皆以“华西”冠名。据说,仅“华西”烟、酒收入就达2000万元。

      好一个市场脑袋。

      何以村名、人名作品牌?

      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吴仁宝道:“这叫自加压力。搞不好就要毁坏华西村和我的名声,无论厂长还是员工,出路只有一条,只能搞好,不能搞坏。”

      华西人开拓市场主要采取“两先两后”的销售方式。即先“官”后民,先近后远。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生产的这个产品好,首先要让周边地区的消费者说好,让鉴定你这个产品优劣的主管部门说好,那才是真好。

      华西村人称自己的产品是“三真”、“三公认”产品,即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质量达到专家公认、用户公认、主管部门鉴定公认。

      登华西金塔15层观光楼,放眼远眺,左手一片绿色海洋——麦地,右手一片造型新颖的楼群——村民住宅。

      吴仁宝向江泽民总书记汇报:“华西村能有今天,主要坚持了‘两手抓’,一手抓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手抓与人民群众保持一致。”

      总书记听了露出了喜悦的笑容,连连说,好!好!

      要说好,公允地说,是20年前中央的“允许”政策,使华西人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市场一片新天地。

      苏南是中国的苏南,尽管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仍不能摆脱“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煎熬——农民不许务工经商,不许多养鸡、猪,不仅没有种地的自主权,连进城赶趟集、离家串个门,都要去求队干部,没有粮票,没有糖票油票,没有更多的货币……缺这缺那。

      有人统计过,仅1983年——1985年的3 个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就有近20个“允许”,40多处“可以”。正是这一个又一个“允许”,一步接一步地“放开”,使苏南农民获得了越来越多本来应有的权利。

      缺这缺那,苏南人最缺的是——机会。没有机会,怎能像今天这样去走南闯北、飘洋过海,还干什么事业,更谈不上什么企业家?

      正是这个机会,加上苏南人自身的创造与奋斗,机会,就是这样走进了市场。

      夹缝生存觅市场

      苏南人终于尝到突然松掉了身上的捆绑,轻松异常,但这种轻松并不长久。

      诞生于短缺经济年代的乡镇企业,曾受到市场的“恩宠”: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得掉。

      于是,神州大地8000万人创办了1500万家企业,平均每家不足6 人。

      于是,追求眼前利益,不求长远发展的短期行为,导致了难以承受市场大浪头的撞击,规模过小,产品滞销,不少企业濒临倒闭。

      1986年乡镇企业经历的震荡,前所未有。我国经济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使乡镇企业遭到严重的挑战。城市改革的深入,“狮子”开始松绑;资金吃紧;大路货饱和;原材料、能源涨价;税收和各种社会性开支增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波,使得像苏南这样乡镇企业发达地区,也坠入谷底。

      产品积压,资金匮乏,利润大幅下降。占苏州市乡镇企业产值一半以上的纺织行业只能开工50%;无锡市花费数亿元建起来的汽车改装业,开工之日便是“断炊”之时;常州市乡镇企业的一只“拳头”——电子行业,也疲软地垂落。

      乡镇企业的“黄金时期”是否过去了?这种疑虑在当时不无道理。

      面对市场上“看不见的手”,要生存,要壮大,要发展,市场作答。

      1989年,“阳光”人将目光盯住了首都一家著名大型商场,带去当时没几家能生产的流行的单面花呢。

      起初,商家担心销售乡镇企业产品影响店誉。“阳光”人说服商家“允许”试销几匹。结果产品面市即被抢购一空。

      商家惊愕了,破天荒地为“阳光”特设全国第一家乡镇企业产品专柜。

      “阳光”呢绒与苏南其他企业产品有过相同的遭遇,也有过相同的魅力。

      经过十余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如今的“阳光”今非昔比:

      走进“阳光”车间你会看到,貌不惊人的“小毛纺”,隆隆的机器,几乎都是进口设备,“阳光”人自豪地将其说成是“八国联军”,可年产1800万米精纺呢绒,是我国最大的精纺呢绒生产基地,连续多年在全国毛纺行业中创下精纺织绽最多、花色品种最全、产品档次最高、产销量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5项“全国之最”。

      这组枯燥的数字,告诉了“阳光”的实力与规模——1997年,销售收入超过32.15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实现利税2.75亿元。 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和2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