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新媒介正日益介入并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表达形式。“人人都是批评家”的背景下,文艺批评还需要共识,还能有共识吗?大量综合媒介文本充斥我们的时代,书写还有未来吗?“微”时代的文艺批评如何实现“自我调控”,建立一种有限度的审美融合?又如何在艺术本位和资本力量的裹挟之间寻求突围?蒋述卓、彭锋、张宝贵、唐宏峰四位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以上问题做出了富有启发的探讨,希望本组专题能打开“微”时代文艺批评这一时代话题。 ——主持人: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屠毅力(《探索与争鸣》编辑)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使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过去的世界是圆的,这边看不到那边,东西方是区隔的;到了20世纪下半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逐渐变成了平的。而现在世界不仅是平的、通的,还逐渐在变成网络的、身边的、可参与和可体验的,因为互联网技术所创造的“虚拟世界”正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第四世界”。在互联网信息的内爆下,世界上的任何变化都可以通过大量的、及时的信息传递给每个人。人人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生产者。人们不仅改变了部分的物质生产方式,也改变了部分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方式,比如数字生产与数字阅读。“微”时代就在这种背景下像一只温柔的猫咪一样悄无声息地来到我们膝下,看着我们发呆、发萌、发狂。“微”时代的文艺批评活动也便随着我们的数字阅读(观看),信步走进文艺批评的文学版图里。 在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微”时代文艺批评活动的主体大大扩张了。在一定程度上,“人人都是批评家”要比“人人都是艺术家”来得更猛烈。网文中的“段评”、朋友圈的点赞、微博的跟帖、“豆瓣”的批注、短视频的弹幕、微信公众号里的读后感,以及通过剪辑视频表明批评,等等,都可以视为一种“微话语”批评。发言就是表态,发言的就是“批评家”。过去我们将文艺批评看作一种专业的或者职业的批评,如果秉持这种态度,在这些新的文艺批评形态中就蒙圈了。传统文艺理论家比如法国文艺理论家蒂博代,他在《六说文学批评》里就提到三大批评类型,①但将“微批评”称为“自发批评”“业余批评”,抑或“草根批评”,都不是太合适,因为职业批评家、大师级作家或者艺术家有时也会“潜水”其中,时不时“冒泡”,有的还开微博,发表评论。利用互联网发表批评意见的是一个庞大群体,其成分难以区分。鉴于此,有学者将“微”时代的批评主体命名为“微众”,②我认为这倒是恰当的。“微众”主体消除了身份界限,也消除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超越了过去“批评家/艺术家”的门槛,是媒介时代艺术生产的参与者(欣赏者、评论者、创作者)。 “微众批评”不仅主体庞大,活动形态与活动动机也多样、复杂。微众批评主体完全不同于传统纸媒的单向性主体,是一种“在线交互主体”。③在微圈里,微众批评就是一种“欣赏者即批评者,批评者即创作者”的在线交互主体活动,因为微圈里批评者之间可能有多次、多层的互动,从而不断产生新的意义。从严格意义上说,只做点赞动作很难说是批评,只能说是一种欣赏,就如古代小说评点中常见的“好”“妙”一样,具体如何并没有展开,但因为表明了态度,从广义上说点赞也构成了批评(事实上在微圈里点赞是被视为批评的)。欣赏就是一种态度,也就是一种批评,如果继续展开去发表意见与评论,又加之观点犀利、语言幽默活泼,就构成了一种文艺创作,更不用说欣赏者连续性地发表弹幕,或者通过剪辑来臧否作品了。剪辑是一种即兴的改编,是与原作的互动,但会像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选本批评”一样产生新的意义,如著名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微众批评常常是通过接收、反馈、回应等在线互动来产生意义的。 微众批评的活动形态在文体上的表现往往与纸媒有很大差异,它零散、简短、即时,语言幽默且带讽刺性,有时还尖刻泼辣,甚至是颠覆性的,被人诟病的就是它的零碎化、随意性、非理性、娱乐化。微众批评的文体自然与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批评,尤其是发表在刊物的长篇大论相距甚远,但从适应传媒时代和技术时代的发展看,这种文体恰恰也构成了一种革命,或者是一种“破体”。伊格尔顿说过:“革命的艺术所改造的不止是艺术生产的内容,也包括它的形式。”④从印刷文化时代到电子媒介时代,为适应读者接受的需要,文艺批评也根据媒介时间的分布改造自己的文体。当下,短评、微评,以及弹幕、跟帖、批注、视频剪辑与重组等就成为一种新的批评文体。在人机不离、媒介时间分成若干片段的当下,还有谁能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读一篇一万字的文学评论呢?除非是学院派批评家与职业批评家。现在,连文学批评专业刊物的微信公众号也要对长文做节选发表,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吸引更多的非专业人士来关注、批评。报纸上的文学批评专栏,也提倡两千字以内的短文,然后再通过公众号转发出去。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批评家们开始主张文学批评也要“跨界写作”“破体写作”,将学术文章、文学批评、散文随笔、演讲谈话、序跋书评等融会一体,将美文、个性、性情融合一处,进行“破体写作”。吴俊在《小说评论》杂志主持“三栖专栏”,并在报纸上提出“破体已经成为现今常态,这或也就是广义的变局时代的一种文学反应体现”,⑤他在批评文章中还举了李敬泽、孙郁、丁帆、南帆、张清华、何向阳、毛尖等人的“破体写作”。文章的破体化、简短化已经成为当今微众批评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