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
中国文学批评

内容提要:

中西“意象”是可对话、可交流的范畴。中国古代的“意象”中包含着摹仿、抽象和想象创造,体现了本体与现象的统一。古汉语中“象”与“相”互通,佛学译经及其阐释所用的“相”,包括本体、现象及两者的统一,也与意象有相通之处。中江笃介把柏拉图的idea翻译成“意象”,陈康将其翻译成“相”,两者的含义是相通的。在西方,柏拉图所谓美是idea,idea是美的本体,即意象。康德的审美意象( Idee),黑格尔“美是idea(德语Idee)的感性显现”,都在强调美是本体与现象统一的意象。西方现代汉学家在使用image表达意象的时候,常常加上idea等词缀,目的在于强调意象中本体与现象的统一。意象范畴的转译,推动了中西意象思想的会通与创新。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3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西美学有不少含义相近、可对话交流的术语、范畴和命题,但是说到准确对应的范畴,却是很难的。比如中国古代的“意象”范畴,在英语中显然不能等同于image或imagery,尽管image也有“心象”的义项,imagery中也包含着“喻象”的成分,尤其是image或imagery在使用历程中,常常包含着隐喻和象征等特点,与中国古代的“意象”思想包括艺术创造中的比兴手法等,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但是在意象本体与现象的关系和物我关系等方面,中西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显然有着一定的差异。“意象”的本体,在古希腊以降的传统中,则常常用“idea”来表达,与此相通的则有佛学中的相,陈康用“相”来翻译“idea”,说明两者有一定的关联性,从中也可以看出“idea”“相”与意象本体的关联性。

       一、中国意象语境中象与相的关系

       意象范畴肇端于《周易》,中国文化从此形成了一个尚象传统。尚象本来是一种哲学思想,后来广泛地运用到文学艺术的批评实践中,从中体现了中国哲学与艺术思想的关联性。象不同于器与形,而是居于道器之间,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中国的意象思想最初是古人对象天法地的文化创造的概括,诸如尚象制器等思想,都是这种意象思想的具体展开。古人认为意象是主体创造的产物,是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结果。

       汉字的象,本来是“象”的象形,后来拓展为拟象。“象”的汉字,是动物界大象的象形字。《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象耳牙四足尾之形。”①由动物界大象的象形而引申为大千世界的万象,即一切感性物象。中国古代强调要拟象,以象传达宇宙的奥秘。其中所揭示的规律始终不脱离感性形象,如象喻等。

       《周易》中的象,不但有拟象的意思,还包括抽象的意思。抽象也是一种象,汉字及其书法,都是感性形态的抽象表现。象作为本体,具有类的特征,而类的特征正是抽象的一种表现。《周易》的卦爻通过抽象来仿效、取法宇宙自然之道。《易传》所谓“观物取象”作八卦,八卦的制作过程,包含着抽象的过程。拟象的目的,乃在于“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象中体现着宇宙之道。

       意象中的象与摹仿,固然是密切关联的,但意象又是主体能动创造的,是摹仿与创造的统一。《易传》说“象也者,像也”,“象也者,像此者也。”这是说拟象,看上去是一种摹拟,与西方的摹仿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从总体语境上看,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的模仿说。西方image的最初含义是形象、图像,同样也包含着模拟和复制。而中国古代的拟象之中体现着物象的奥秘。“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②“赜”是宇宙的奥秘和规律,这是指在把握宇宙规律的基础上拟象,创构意象,这就不同于一般的摹仿。而“拟诸其形容”,则是摹仿、拟象,与古希腊意象思想的摹仿论有一定的可比性。

       意象中的象与摹仿,固然有一定的关联,但意象中更强调想象创造,是摹仿与创造的统一。韩非子把象释为“意想”,即臆想、想象。中国古代在创造的层面上,包括器物创造、文字创造等,强调圣人所为,圣人实际上是指天才。主体所创造的象在有无、虚实之间。庄子的“象罔”体现了意象中有无、虚实和明暗统一的特征。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解释说:“‘象’是境相,‘罔’是虚幻,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宇宙人生的真际。”③他用“境相”解释“象”,正是强调象的本体特征。

       而“相”,《说文》解释为:“相,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诗》曰:‘相鼠有皮。’”④相是会意字,以眼观木,大树是植物中最可观的,因此有审视的意思。引申为感性形态,如长相、相貌、面相、手相、吃相等,指的是一种外观,真相的相也有面目的意思。“相”有时也作动词,如“相面”等。《荀子·非相》:“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⑤相作为象的统称,包含着抽象的象的本体,而象往往是具体的。

       象和相字音相近,意义相关:象是动物形态的象形字,是大型动物的视觉效果;相是以目视木,是看植物,两者都包含着感性形态的含义。在语用中,象、相、像是相通混用的。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训“相”云:“【假借】又为像。《诗·棫朴》‘金玉其相’,《桑柔》‘考慎其相’,《传》‘质也’。”⑥《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遗像陈昧。”吕向注:“像,形也。”《集韵·质韵》:“韵,形也。”朱骏声认可毛《传》训“相”为“质”的看法,“像”“质”二字均与“形”相关,故《诗经》“金玉其相”“考慎其相”之“相”通假为“像”。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中,“象”不是具体实在的器、物和人们所见到的“形”,而是心灵映照的产物。人们在审美活动的感悟、判断和创造中生成意象,意象中包含着主体审美理想的前见,体现了感悟和判断的尺度,使主体领略到体道的境界。

       从古到今,汉语里“象”和“相”常常是通用的。“事象”就是“世相”,“星相”即是“星象”。“假象”和“真相”可以看成一对反义词。人的容貌更多地用“相”,如相貌,照相的“相”等,就是指外貌形象。如果用象指人,传统则经常用“像”,偏于拟象,如“塑像”“雕像”等,汉字简化后曾经都用“象”来表达。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向曰:文之未见在于无,故虽不见方圆之形,终期尽物之象也。相,象也。”⑦清代方廷珪:“形,物之形,相,物之象。”⑧方廷珪以象释相,说明两者含义相同或相近。另外清代俞樾《茶香室丛钞》也有“相人者象人也”⑨的说法。王先谦《尚书孔传参正》则有:“释诂:‘历,相也。’相、象字同。”⑩近人章士钊在《逻辑指要》中说:“夫相者象也,想也。”(11)凡此,都是以象训相的例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