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树青 内蒙古党委办公厅 赵秀兰 中央民族大学

原文出处:
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农业推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轨道,才能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其中关心和指导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地连接起来,通过延长农牧业产业链,实行一体化经营,尤其是紧紧抓住大力扶持和发展乡镇企业,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连接城乡,互补工农,活跃市场,受益农牧民的作用,是关键一环。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一,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投入到乡镇企业中去,使劳动力得到妥善安置,减轻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使农牧民尽快富起来;其二,乡镇企业背靠本地的农林牧副渔和矿产资源,形成了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在乡镇企业带动下,促进了农牧业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自然延伸了产业链;其三,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连接城乡的市场基础建设得到了加强,集市贸易异常活跃,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技术等互相交流,促进和提高了农村城镇市场化的程度;其四,乡镇企业对农牧业等资源的需求,调动起联农户、建基地、上规模、上水平的积极性,促使人们主动采用先进科研成果,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其五,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其六,乡镇企业已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鼎足地位,无论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为国家创汇,还是为国有企业提供改革经验,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支持,等等,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深入人心,乡镇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个地区以至国家的农业水平,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首先要抓住乡镇企业这个龙头。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农畜产品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农村牧区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而乡镇企业正好充当着龙头的作用。从目前来看,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系最直接、最普遍、最密切。因为乡镇企业多在农村城镇,同时农牧民是投资和劳动力的主体。乡镇企业一头连接着农村牧区,一头连接着城市,在城乡连接上具有关联互补的作用。因此,抓农业产业化,先要抓好龙头作用。

      一是依靠龙头企业,坐正席、唱主角。从全国来说,1997年乡镇企业预计完成增加值1.8万亿元,比前一年增长18%左右, 实现利润和上缴税金增长15%以上,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400万人。 内蒙古乡镇企业发展已经出现了经济成份、投资结构、布局、企业规模、产业和产品结构等多方面的变化,私营个体数量大幅度增加;确立了农牧民投资的主体地位,引进资金也呈上升趋势;乡镇企业由小型分散状态逐步向大中型、适度集中、连续发展转变,上亿元和千万元的企业不断增加,以资产为纽带、科技为依托,集生产经营、科技开发、内外贸于一体的骨干企业、企业集团不断涌现,由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加强关联行业,努力发展出口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们已经认识到,必须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重要的龙头,以带动农村牧区经济的振兴。

      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加快低成本扩张。现在,“抓大放小”已成为普遍的改革措施。“抓大放小”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改革的运作时,县域经济中的国有大企业就全局来说也应列入放小之列。因此,各级政府应当以集团化兼并或拍卖、股份化等经济形式,鼓励和支持有相当规模的乡镇企业,抓住国有、二轻企业深化改革的契机,采取低成本收购、兼并、控股,壮大乡镇企业的实力。特别是农畜产品资源丰富,具有经济特色的地区,还可以跨地区联合兼并,使乡镇企业在帮助中小国有企业改制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兼并或控股,可以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盘活了国有资产,壮大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实力;另一方面,引进乡镇企业灵活的机制之后,乡镇企业的原动力必然促使其一头紧紧抓住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力创名优新特,一头积极拓宽原料基地,触角向农村牧区延伸,推动农牧业开发和生产的发展,更快地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这方面,内蒙古赤峰市兴发集团、巴盟河套果蔬加工进出口公司的做法为乡镇企业树立了榜样。

      三是让龙头企业发挥工补农的作用。过去我们经济中常用的一个术语叫工农“剪刀差”,现在分析这种“剪刀差”主要是城乡隔离、工农隔离、市场隔离,整个城乡经济不能对接,困扰于城乡二元结构。要想打破这种结构,必须构建农村牧区经济产业化发展新格局。这几年的经验证明,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农牧业的开发,而且在不断地用不同形式向农牧业反哺。为了建立基地,乡镇企业主动向农牧业基地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向农户预付种养方面的生产资料和籽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乡镇企业工作,使农牧民增加收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的财政收入,为小城镇建设和交通等设施建设增加了财源。乡镇企业发展好的地方,公用设施和民用住宅大大改观。集市贸易建设使流通领域异常繁荣,大大方便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同时,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等等,都得益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说,农业产业化是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出路,是农村牧区经济改革的新飞跃。

      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条件下,乡镇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有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乡镇企业原先的优势逐渐地淡化,而弱点却显现出来。可以说,在自身素质、结构、产权等内部因素和市场变化、宏观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的双重压力下, 乡镇企业面临许多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全国1997年乡镇企业亏损面为15%左右,亏损额600亿元左右, 资产负债率达65%,形势相当严峻。从内蒙古来说,弱点更多:起步晚,不少地区思想认识上有差距,特别是对发挥乡镇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自然资源型占主导地位,工艺落后,自身素质低,管理水平差,人才缺乏,发展思路不宽;有些乡镇企业成为乡村的附属物,搞成了“二国营”,职工仍然吃大锅饭;外部环境不宽松,产权不清,干预过多,乱集资、乱摊派、乱收费、管卡压现象大量存在;拖欠严重,资金紧缺,负债增加,三角债困扰,向银行借残难,一些政策兑现困难,等等。乡镇企业不克服这些困难,对农业产业经营的启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乡镇企业必须深化改革,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尽快走出困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