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125(2022)10-0018-12 日常生活理论作为20世纪西方审美文化批判理论的主要理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哲学的探究与深化。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思想是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思想主要围绕着实践与异化两个主题展开,体现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批判。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概念蕴含着一定的哲学逻辑,从最初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与异化主题的探究,到将日常生活理论融入文化批判与文化实践语境,体现了理论发展与演绎的过程。20世纪以来,随着现象学、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对日常生活论述的发展,日常生活理论逐渐成为一种具体的实践批判意识,日常生活作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个理论支点,在哲学思想史层面引起理论观念变革。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日常生活理论的研究,一是强调将其放置在马克思“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语境当中进行分析,从劳动、异化等角度阐释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思想,如陈昌文的《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①等;二是强调将其放置在空间理论与意识形态等理论维度上进行讨论,试图阐明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当代价值,如刘怀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概念探源》②等。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从哲学维度阐释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的实践转向路径,即如何从哲学的抽象走向实践的具体化;其次从实践的维度揭示日常生活研究的实践意义与文化批判理论的价值,明确新的理论阐释范式;最后从本体论维度进一步阐释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与文化批判理论的关系,分析讨论马克思日常生活思想与文化批判理论的哲学内涵及其理论向度,以期为当代西方文化批判理论视野下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一、日常生活的哲学基础与实践转向 虽然“日常生活”这个概念不是由马克思直接提出与界定的,但日常生活理论在马克思或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早期的理论研究中已表现出对日常生活问题的关注,认识到了日常生活所蕴含的潜在理论意义。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哲学对日常生活的阐释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精神与现象层面进行揭示,尚未进入生活实践本身。马克思强调实践的观念,并将日常生活观念具体落实到现实世界与实践当中,以此展现了从抽象哲学到现实生活的逻辑转向。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文献考察明晰其哲学基础与实践转向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在其早期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表现出对日常生活问题的关注。马克思认为,个人的选择需要与现实的处境相联系,这初步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1839-1840年,马克思开始研读古希腊哲学以及莱布尼兹、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著作,这些思想成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的思想来源。马克思在研读这些哲学经典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了日常生活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试图揭示黑格尔总体哲学的非现实性,以此为生活回归现实世界提供哲学基础;二是表明理论自身的现实性维度。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将绝对精神贯穿于哲学研究的全过程,这必然影响其哲学理论的能动性。对此,马克思指出:“哲学的客观普遍性变成个别意识的主观形式,而哲学的生命就存在于这些主观形式之中。”③马克思还从古典哲学思维出发来解释黑格尔哲学的时代境况,这成为他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基础,即“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本质来说,不过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即自我意识的异化现象”。④ 马克思还对黑格尔的“理念自由地外化为自然”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以此揭示黑格尔哲学以精神的普遍性脱离了客观世界的现实。马克思先后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在黑格尔哲学中,现实性失去了自身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即使黑格尔所主张的客观事物在精神中可以运动,这种运动的背后也是缺乏现实内容的,所以说这“决不是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理解这种人之外的实在”。⑤对此,马克思为关于精神与现实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继续模仿古典哲学的思维,在精神运动的普遍性上进行研究;二是进行彻底的革命,在把握精神与现实的关系上做出新的哲学调整。显然马克思选择了后者,特别是在《神圣家族》中,体现出对哲学的实践逻辑的重视。马克思一方面表现出对现实的经验性内涵的重视,另一方面体现出对实践的历史内涵的追寻,因为马克思提出,“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⑥这体现出马克思对生活本质的解释,也是其社会实践观的体现,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发现的日常生活的“现实性”理论内涵。 1842-1846年是马克思从抽象哲学到日常生活思想转向的关键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论述了日常生活观念的问题,并为其理论的实践转向提供了哲学基础。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来看,马克思延续了他在青年时期对黑格尔法哲学的关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关注社会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关注国家与法的关系问题,为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观念提供了实践的现实基础。在此期间,马克思借鉴了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思路,特别是费尔巴哈在《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关于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讨论,为马克思后来的唯物主义转向以及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还转向了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论述,认为黑格尔把观念意识看作自在的独立意识,进而将具体的家庭和市民社会置于抽象的观念框架之中。他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个观点,认为“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因而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⑦马克思不仅从哲学思维上对黑格尔的精神理念进行批判,还从具体的现实生活中证明哲学抽象逻辑的封闭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同样表现出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刻批判,他通过考察黑格尔的法哲学概念,进一步论证哲学运动的基础在于现实的生活关系,认为“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18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⑧可见,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无论是在哲学层面讨论精神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还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分析思想与实践的关系问题,都证明其在早期哲学研究中已经表现出在哲学层面上对日常生活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