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从产业选择、区域布局、产权制度和经营战略等方面,来着重谈谈“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出路。首先,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选择面应当尽可能宽些,不可给予过多的限制。限制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范围,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在称为社队企业的发展时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都由国家计划控制,国家计划控制之外的社队企业的产业选择面非常有限,只能按“三就地”的原则,搞些“五小工业”。后来随着国家计划控制面的收缩,改称为乡镇企业的农村企业,所从事的产业面越来越宽,除军工、银行等少数由国家垄断的行业外,乡镇企业几乎无所不干。对这一现象,有的人表现出担心,认为乡镇企业抢了城市企业的饭碗,造成城市企业亏损面扩大,主张限制乡镇企业的产业范围,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收缩为“植根于农业、服务于农业”,并美其名曰“推进乡镇企业与农业相结合”。这种论调是不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的。对乡镇企业的“以工补农”问题,应加以科学分析。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用社区内的非农产业利润补贴本社区的农业,对于避免局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出现萎缩,是有效果的。但这种做法限制了补贴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乡镇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的平等竞争,从社区内的“以工补农”转向全社会范围内的“以工补农”是大势所趋。 其次,在提倡农村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布局的同时,也不能一概否定分散布局的好处。农村乡镇企业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举办者一般将企业建在本乡、本村。甲乡不会把企业办到乙乡,丙村不会把企业办到丁村。之所以如此,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企业建在本乡、本村,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也有利于政绩得到直接体现;二是在本乡、本村建企业,无论是集体所有制还是个体私营,便于取得土地,这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企业布局,自然有很多弊病,如不利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因此,有关方面从前几年就开始提出要推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把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有的地方设立了一些乡镇企业开发区,并规定新上马的乡镇企业只能建在开发区。这就使问题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确,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小城镇逐步发展为城市,是我国城市化的一条重要出路。但是,放眼世界,即使是已经完成城市化的发达国家,乡村工业也并没有全部集中到城市。一部分企业分散布局在乡村地区,有其客观必然性。今后我国乡镇企业的布局,在提倡向小城镇集中的同时,也仍有一部分会分散在广大农村地区。 第三,产权制度改革这道门槛非迈不可。在国有企业受国家计划控制较严重的时候,乡镇企业具有明显的体制优势,即乡镇企业的产权关系相对比较明晰,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关心,对经营者有比较多的激励与约束。但是,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乡镇企业的体制优势正在丧失。这影响到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村集体企业,必须过产权制度改革这一关,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塑造新的市场竞争主体。目前正在推进乡村集体企业的股份合作制改革,这是一种既考虑到了政治上的可接受性,又兼顾到了市场经济一般要求的制度安排,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办事的中庸之道。 股份合作制之所以在政治上是可接受的,在于这种产权结构中有一部分是集体所有,而且持股者具有同等的决策权,所持股份只是分红的一种依据,股份不能转让、抵押、继承。这避免了私有化的嫌疑。股份合作制又在一定程度上将企业产权明确到具体的人的头上,改善了企业的权力结构,增强了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的监督。正由于股份合作制是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折衷产物,因而具有很强的过渡性。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股份合作制的具体内容会逐步变化。如企业产权中人格化部分所占比重会上升,持股者对所持股份的处置权会增强、以至股份可以转让抵押和继承,持股者不再局限于本企业或本社区、而是面向全社会。这些发展趋势并非笔者的主观臆断,实际上在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而且有逐步蔓延之势。怎样应对这种发展趋势?总的讲,我认为应坚持“一个有利于”的原则,接受实践的检验。只要股份合作制的进一步演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应当抱欢迎的态度。在目前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今后的股份合作制演变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给予关注:一是集体股问题。乡或村如果对改制后的企业控股或持股,就应有人真正代表乡或村的利益对这部分股份进行管理。而且这种管理应是一种纯粹的资产管理,不能继续保持过去那种乡、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有的地方成立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由专业人员对乡或村在各企业所持的股份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二是企业权力结构问题。企业改制不能追求形式,应注重改善企业的权力结构,通过产权纽带,增强所有者对企业的关注程度、经营管理者和职工对企业的责任心与忠诚心。 最后,谈谈乡镇企业的经营战略。从长远来看,今后乡镇企业在经营战略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走大集团与小企业并重之路。虽然乡镇企业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但也要看到,缺乏大集团的带动,乡镇企业的整体水平上不去,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难以开拓国内外市场。因此,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一大批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集团,培植一大批大中型乡镇企业群体,带动大量的中小企业走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道路。二是走科技进步之路。乡镇企业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自身的形象。由于少数乡镇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乡镇企业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是划等号的。对乡镇企业来说,能否树立新的产品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关键在于要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今后,乡镇企业的发展要切实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着力于现有乡镇企业的改造提高,把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技术改造。要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三是走经营管理职业化之路。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多数由农民转化而来,为提高乡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今后应培养一只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走经营管理职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