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内在弱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改革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尤其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乡镇企业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乡镇企业既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因素和最重要增长点,也是农村社会变迁的基础单元和催化剂,是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角色转换和人格重塑的熔炉。但是,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仍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突出地表现在:企业规模偏小,竞争能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间发展差距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机制优势相对弱化等等。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

      1.片面追求资本投入总量的粗放式扩张机制。这是一种不顾市场环境条件和自然条件约束,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思想观念,表现为地方部门硬性地推动、鼓励或纵容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处处冒烟、村村办厂”的发展格局不断蔓延。其致命弱点在于:一是利用资本投入总量的扩张来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往往是部分欠发达地区农村的短处或“创伤”,搞得不好,往往会劳民伤财;二是地方政府部门采取上述方法扶持发展乡镇企业的做法,与其说是市场经济发育的结果,不如说是地方政府的某种行政性的制度安排,是地方政府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动员型经济”来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的手段翻版。

      2.忽视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论证的模仿机制。乡镇企业发展之初,是在城乡市场分割或半分割体制下进行的,多数乡镇企业的发展只是在对某个产品或某个行业的市场前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观察判断的基础上,就仓促上马的,缺乏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客观地说,那时候对城市相应部门、产业乃至产品结构的模仿,是乡镇企业形成的首要选择途径。由此,形成了所谓的“模仿竞争”。乡镇企业的模仿机制导致了城乡产业结构惊人的相似,许多地区和省份乡镇企业均以机械、纺织、化工、食品等为主要行业。对乡镇企业上马的项目不进行科学可行性论证,其最大结果是:一是或因产品无市场,或因项目技术不过关,或因资金缺口太大等造成项目夭折,前期资金沉淀;二是重复建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雷同势必造成各个同类企业争原料、抢资源、拚市场,极易造成两败俱伤。

      3.缺乏依赖科技进步的创新机制。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信息交流与技术进步成为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我国乡镇工业结构也面临着一个急剧的结构重组和技术水平升级换代的时期。乡镇企业作为未来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主导力量,应当不失时机地依赖最新科技成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而不应固守着运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在“夕阳产业”的范围内生产那些落后的产品。我国众多的乡镇企业仍旧从事于低技术层次,恋恋不舍于那一套传统技术为主、手工畜力劳动为主、初级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较少采用现代化工具(如电子计算机等)进行生产控制和管理活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工业品比较短缺,加上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式较其他所有制企业更加灵活,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品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消费者地位也由被动转向主动,对消费商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如果乡镇企业在这个时期,没有准备或没有能力提高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不去采用先进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它的市场份额必将不断下降,其经营前景必将会日渐暗淡。

      4.依赖传统家族文化的运作机制。当我们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透视我国中小型乡镇企业时,不难发现:它们基本上是以血缘关系或者类似于血缘关系为纽带联接起来的家族制或类似于家族制(也有可能是跨家庭的)的组织创办的企业。家族式管理或类似家族式管理的过程中始终都散发着传统的家族文化。乡镇企业内的这种家族文化将血缘关系作为寻找帮助和合作的第一依靠,按照一定的等级、辈分、礼俗习惯来维持秩序,并不太愿意接纳非血缘关系的经济力量和信息力量渗透进入该家族系统。这一家族文化管理模式的内在弱点和消极效应主要体现在:部分企业主管理行为的独裁性,企业内在成员地位的不平等性,冲突解决的非法理性,劳动报酬的配给性以及信息交流的封闭性等。乡镇企业虽然也都认识到要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代替传统的家族文化管理模式,但是一旦付诸实施,却又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重蹈家族文化管理模式,以致于家族制乡镇企业通过财产关系转换、行为方式转换、身份地位转换、企业文化的转换向现代企业制度方向的演革十分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