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兼并”行动

——对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兼并国有天水啤酒厂一则案例的调查与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工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22
分类名称:乡镇企业与农场管理
复印期号:199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几年,西部兰州不断传来佳音;兰州黄河企业集团先后兼并了同行业的3个严重亏损的国有企业(镇原啤酒厂、天水啤酒厂、 渭南啤酒厂),经济、社会效果十分显著,在西部地区开创了乡镇企业兼并国有企业的先例,成为西部地区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的典型。为此,我们对黄河集团公司兼并天水啤酒厂的案例进行了典型调查。

      一路顺风的黄河企业集团公司

      黄河企业集团公司是一个乡镇企业,其前身是一个村办小型啤酒厂。当时投资仅617万元,设计年生产能力1万吨。然而,就是这样的小厂,其产品“兰乐”牌啤酒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市场的承认,获得了“省优”称号。该厂及时地抓住产品的品牌与市场机遇,利用每年的利润实行滚动式扩大再生产。近几年来,黄河集团更是抓住各种机遇,通过内联——兼并了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镇原啤酒厂、天水啤酒厂、陕西渭南啤酒厂;通过外引——先后与香港、美国、泰国合作,建立了黄河啤酒、悦科印务、黄河麦芽、针织、精细化工、进口汽车修理、房地产开发等以黄河啤酒为主的8家合资企业。现在, 黄河企业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5.8亿元,职工6000多人,形成了以啤酒酿造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 跨所有制的集团化经营。作为集团主导产业的黄河啤酒已经销往26个省、市和地区,其中甘肃省市场占有率达85%,西北地区市场占有率达75%。1996年,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8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08亿元,利税1.14亿元,成为甘肃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充满生机、发展态势相当看好的乡镇企业,并在长期实践中,铸就了“团结、拼搏、改革、攀高”的企业精神。

      被兼并时的天水啤酒厂

      天水啤酒厂是1983年在原天水氮肥厂基础上转产的市属国有企业。经过三期改造,1989年啤酒设计生产能力达1.5万吨。现有职工620人,其中在职职工544人,离退休人员76人。截止1996年6月末,该厂实有资产总额为4127.4万元。

      十多年来,天水啤酒厂在改革的大潮中,走完了一段从盛到衰、直至濒临倒闭的艰难历程。天啤的“麦积”牌啤酒曾因得天独厚的水质而质优、味美、价廉,并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远销西北五省,其后在一段时间内虽然生产经营不佳,但借用北京啤酒厂的品牌后也曾再度出现过生机与活力。然而好景不长,自1990年以来,“天啤”面对瞬息万变、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节节败退,终于因无法抵御无情的市场风浪的冲击,陷入了资不抵债的窘境。截止去年6月, 该厂累计负债总额5416万元,资产负债率达131.22%;在这种情况下,天啤所有帐户几乎全被冻结,生产用电被卡掉,汽车开不出,电话打不进,工资发不了,企业全面停产,处于瘫痪状态,职工情绪十分低落,不少人迫不得已只好自谋生路。是什么原因使“天啤”在短短的十多年里走完了它由盛而衰的短暂历程呢?主要原因在于:1)质量问题。天啤由于管理不善, 多次发生质量事故,在丧失了消费者的同时丧失了市场。2)技术问题。 “天啤”属于地方五小工业,技术基础差,设备老化,档次低,如不进行改造更新,根本不可能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天啤却既缺乏技术改造的冲动,也缺乏技术改造的财力。3)规模问题。 “天啤”的生产远离啤酒行业的最佳规模,不仅无规模收益可言,相反却因规模太小而使成本增大,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4)机制问题。“天啤”虽小, 但却是国有企业,具有国有企业机制的所有缺陷,例如管理不严,吃大锅饭,缺少市场竞争的应有压力等。

      实施兼并,国有变集体

      对于天水啤酒厂的情况,天水市委、市政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反复比较了各种方案以后,最终选择了请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对天水啤酒厂实行购买式兼并的方案,即日黄河企业集团以2609.5万元一次性买断天水啤酒厂。

      对于企业兼并通常涉及的债务职工安置等难以处理的问题作了如下处理:对于债务问题,其中银行贷款部分由黄河企业集团向天水市有关银行办理转贷手续;剩余由黄河集团分两次支付。天水啤酒厂其它债权、债务问题,均由天水市政府负责清算,黄河企业集团不承担任何责任。关于职工安置问题,原天水啤酒厂在职职工531 名原则上由黄河集团负责安置和处理。所有受安置的职工必须服从黄河集团的安排与管理。黄河集团对现有在职职工实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原天水啤酒厂78名退休职工的隶属关系挂靠黄河集团。因故或无故不上班的职工,限期到岗。

      兼并以后,原天水啤酒厂的法人资格自行消失,更名为黄河集团天水啤酒分公司,其国有企业性质自行转变为乡镇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企业内在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均与黄河集团等同。

      兼并效果不同凡响

      对天水啤酒厂实施购买式兼并以后,黄河集团公司投入4400万元用于启动生产,投入1800万元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签约以后,集团公司立即抽调业务骨干,由副总经理带队,经过三个月夜以继日的奋斗和拼搏,改造了五大系统的设备和工艺,完成了糖化系统现代化工艺的“三锅三槽”的改造,新上了具有九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啤酒发酵微机控制系统,采用了高浓度稀释新技术,安装了电渗析水处理系统,换上了6.5吨供汽锅炉。同时,对所有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和大修, 厂房亦全面装修,整个厂房、车间焕然一新,达到了食品行业的生产标准。改造后的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天水分公司,啤酒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万吨提高到了4万吨。 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跃成为天水市的税收大户,这对于原天水啤酒厂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兼并效果十分显著:首先,对天水啤酒厂来说,兼并几乎解决了该厂濒临破产时的各种矛盾,注入了资金,更新了技术,补发了工资,恢复了生产,产品有了市场,职工有工可作,而且兼并较之于破产,更好地解决了职工安置问题,化解了社会潜在矛盾。

      其次,对于黄河企业集团公司来说,兼并天水啤酒厂无疑是一个低成本扩张的极好机遇。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天水分公司,经过改造后形成了年产4万吨的规模,而要建相当规模的新厂则约需资金1亿多人民币,现在仅用了4000多万元。不仅资金减少了,而且从投资到生产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黄河企业集团公司兼并天水啤酒厂所以具有如此的优越效果,在于它在生产、经营各方面都有优势,例如,它具有名优品牌,有了这样的品牌,产品就会有市场,生产就会有资金。所有这些都根源于黄河集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有机制。而上述的优势又形成了黄河集团公司兼并天水啤酒厂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