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部分职工下岗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难点。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满为患,以致效益低下,有的企业职均年创利不足千元。更有一些亏损企业,因扭亏无望而苦于职工无法安置。分析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是国有农场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实施再就业工程的难点 在一定社会阶段,失业不可避免,再就业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严峻就业形势来看,还是从社会显性、隐性失业呈大幅度上升趋势,下岗人员需要分流安置的数量以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和技术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再就业的任务都是艰巨而繁重的,在实施再就业工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的困难。 1.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就业观念陈旧。人们仍然习惯于依赖农场安置、解决工作,端“铁饭碗”、吃“大锅饭”思想依然存在。在企业停产或倒闭后,不是积极寻找出路、自谋职业,而是“重全民,轻集体、个体”,宁愿坐在家里等农场安排就业,图安逸、比待遇、取近舍远,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风险意识、竞争意识、自立意识。由于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差太远,就必然造成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的怪现象,使众多下岗失业人员失去了再就业机会。 2.职工年龄老化,技术素质差。以前在“无工不富”的思想影响下,各农场先后投资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但大都存在技术单一、重复投资、产品雷同等现象。现在这些老厂因缺乏技术改造,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要,已成为农场的包袱,而这些企业的职工又多为建厂的老工人,年龄普遍偏大,重新进行培训的难度大,而且这些工人由于以前没有能够很好地接受技术培训,技术素质差,加之这些老职工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过来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适应现时市场经济的变化。都存在农场不会放弃他们不管、反正有饭吃的想法。职工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就业工程的实施。 3.缺少经济增长点,安置空间狭小。由于目前受自我积累、自我投资、自我开发等的影响,许多农场维持现状已很困难,难以拿出较多资金上项目,而且即使投资立项,也面临着决策失误,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一方就业。加之,就业观念陈旧,特别是近几年的新增劳动力,大都不愿去农业一线承包土地,一方面使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面临年龄老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使就业仅局限在场办工业的一个狭小的空间范围内,虽然农场想方设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安置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但是,仍有相当数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认为新工程太苦太脏太累,而个体经营又冒风险,去效益不佳的单位收入低等,使得人为地缩小了就业空间,给再就业带来很大的难度。 4.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服务滞后。我国的社会保障虽然有法律依据,但是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步履维艰,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不少单位和个人保险意识还不强。职工尽了劳动义务,为单位和社会作出了贡献,却不能依法享受保险待遇,一旦职工发生疾病、工伤、丧失劳动能力,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职工个人利益问题便充分暴露出来。另一方面,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还较窄,服务滞后。目前各农场全面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有的推行了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失业保险制度等。但总的说来,相当一部分的职工没能享受到应有的保险待遇,这就使得许多职工顾虑重重,担心丧失职工身份,宁可在家待业,等农场救济、照顾,也不愿意离开原有企业去寻找就业门路。 二、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职业培训基地,利用基地优势,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宣传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等对全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党政工团妇组织,应把职工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组织职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生产技术,宣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等。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职工认清形势,认清自我,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克服依赖农场安排就业的“等、靠、要”思想,自觉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2.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对农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农业产业化不但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进农业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解决农场现存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把依靠增加资本投入,扩大资源占用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素质上来,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应以科技为先导,靠科技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科技开发渗透到产业化的各个要素之中。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要着重抓龙头企业的建设,依托自身的优势,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打好“优势牌”,组建各种集团龙头企业,要采取集中财力兴办龙头企业、转换机制改造龙头企业、外引内联壮大龙头企业、职工联合自办龙头企业等办法促进其发展。不断壮大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以此拉长产业链,以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投放到市场竞争当中。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龙头企业,以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实施再就业工程,创造条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