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育:价值、策略与在场性改良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德胜,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生活美育为人的现世存在提供了意义发现、发生和发展的特定可能性,而日常过程中人的活动作为生活美育的存在之境,也是其发展之境。对于生活美育来说,“去熟悉化”作为生活美育的实践策略,其内部体现了指向意义生产及其增值的转换。这一转换的实现,着重于通过训练和强化人在日常状态下的个体意识专注,完成生活的日常经验向审美感知方向的转移。在当下生活中锐化人的感知、激发内心的反思意识,在现实人生行动中敞开创意表现的冲动、张扬意义创造的精神追求,是生活美育立于现实而又超越生活现实的介入性实践。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22)06-0156-06

      一、“态度”和“态度转换”:践行和完善生活美育功能的关键

      美育是关于人的教育活动,但更重要的,它始终是一个不断“化成”真正有意义的、立体的人生现实的精神实践活动。这就是说,美育的旨趣,既“具体地向人呈现了生活内在的精神气象,更在实践指向的统一性上,在人生现世的活动中完成着当下意义的揭示和人的精神充实”,以此引导人们在“具体活动中寻求精神的内在自觉,在人生现世的有限性中发展出精神成长的力量、开掘精神超越的前景”[1]。同样的道理,对于生活美育来说,其根本的问题也无非是“如何能够在生活的现实之境,引导性地实现人的精神开掘和意义的发现”的问题。

      这个问题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涵:其一,人的现实的生活一定有其不足、妨碍、非意义或无意义的存在,因而有必要通过对人的审美教育方式和具体途径,不断克服人在日常现实里实际面临的种种局限性。换句话说,生活美育所践行的方向,就是在不完善、不完美的生活现实中为人们揭明意义实现的人生实践的方向。其二,现实的日常生活包括环境、活动、关系等一系列具体存在,是每个个体精神成长、意义收获的直接出发之地。“日常生活包含的内容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意义得多。”[2]现实中,一切有关人生意义的价值话语,无不缘起于人对自己生活的实际感受与心灵体会。就像冯友兰所讲的:“问人生是人生,讲人生还是人生,这即是人生之真相。除此之外,更不必找人生之真相,也更无从找人生之真相。”[3]所以,围绕“人的精神开掘和意义的发现”这一根本问题,有关人的审美教育同样也只能在人自身的现实生活之中加以落实。

      进一步来看,生活美育的可能性,在于日常过程中人的活动既是生活美育的存在之境,也是生活美育的发展之境。正是在人的日常现实的亲历性过程中,生活美育才能得以实现生命意义之于人本身的再度发生与发现。这样,生活美育的具体价值,实际上就体现在它能够为人在现世的存在提供一种意义发现、发生和发展的特定前景。对于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个体来说,生活美育总是一个不断向内的功能性实践过程——它不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个体生命发展路径的选择方式,更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人生意义的发明与发生活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人的生活现实已然作为一种意象性的存在,人在其中既是生活感受及其体验行为的直接主体,又是自身行为的价值承担者,而日常状态下人的生活的各种“非解释(无意义)性”,则在其中经由审美的价值引导而转向了对于不同个体的“意义呈现”。质言之,生活美育所完成的就是在一系列向内的功能性审美活动中,引导人们通过不断感知自身生活现实的情感特性与价值属性,来实现现实人生“向人”的意义转化及其实际性质的改善。

      很显然,强调生活美育的日常性前提,强调生活美育之于人的具体感知活动的直接性,突显了生活美育所具有的非知识化的整体经验取向。也因此,生活现实中,人的“态度”和“态度转换”便成为实际践行和完善生活美育功能的关键。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人在日常状态的生活过程中的直接感受及其经验积累,作为一种前置性的心理指向,往往固化了具体个体对于自身生活现实的基本认知。而生活美育的功能实践,则在于通过实际地调转这一基本认知的呈现方式及其日常方向,为人生现实的发展打开一种新的可能性。对此,丰子恺在《艺术的效果》中就曾经表示:“人生处世,功利原不可不计较,太不计较是不能生存的。但一味计较功利,直到老死,人的生活实在太冷酷而无聊,人的生命实在太廉价而糟蹋了。”[4]面对现实具体的生活处境,功利性的日常态度大多给人生直接贴上了“太冷酷而无聊”“太廉价而糟蹋”的无意义性标签。而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在生活现实中“恢复人的天真”[5],“在不妨碍现实生活的范围内,能酌取艺术的非功利的心情来对付人世之事,可使人的生活温暖而丰富起来,人的生命高贵而光明起来”[6],正体现为生活美育特定功能的实现,其结果就是使人“体得了艺术的精神,而表现此精神于一切思想行为之中”[7]。质言之,将审美/艺术的想象性元素及其意义呈现和展开方式具体引入人的日常生活感知,不仅将促进人的生活态度向着个体精神提升的主体自觉方向不断转换,也使人们得以在现实具体的生活中发现、感受和品味人生的丰富意趣——自我生命的精神感动成为不断引领人们“高贵而光明”地向前行进的内在动力。这一点,便构成了生活美育的全部功能性价值。

      二、“去熟悉化”:生活美育的践行策略

      作为一种“意义呈现”的过程,生活现实中人的日常性态度的转换,其要旨在于通过人的生活感知的审美化改变,使日常状态下人的生活行动因此而获得一种“去熟悉化”的可能性——生活想象的敞开,进而催生出人在现实行动中对于生活意义的新的、积极的探寻。这其实也是一种从程序性活动及其事件中发现非/反程序性对象、在日常经验中收获“别样”意义的生活美育策略。

      毫无疑问,日常状态下,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活动聚焦于某个单一的客观的同质的行动领域”[8]。人的生活现实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同质性,包括人的日常行为的统一性、一般生活感受的重复化和生活趣味的类的共存水平等。在周而复始的现实世界里,这种生活本来就有的同质性,决定了人在自身生活活动中得到教化并被赋予具体意义的方式。而“去熟悉化”的生活美育践行策略,就在于能够从这样一种同质性的生活现实中,为日常状态下的人们找到并确立起某种“异质”的经验对象及其生活感知——它是人们原本保持着的“日常行为统一性”在生活现实中的断裂,同时也是生活现实中异(新)质的生产与增值过程。这也就是通常所谓“化腐朽为神奇”的意义生产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