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5,J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23)01-029-10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基本观念。何谓“无为”?我们通过“上德”和“下德”概念的对比,可以窥见“无为”的内涵。《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1]老子认为,存在“上德”与“下德”两种德行:“下德”根据得于言传的间接性道德知识(儒家称之为“闻见之知”)采取道德行动,“上德”根据心(Heart)之内在体验而自得的先在性道德知识(儒家称之为“德性之知”)采取道德行动。概言之,“下德”即不崇尚本源之德,“上德”即崇尚本源之德[2]。相较之下,“上德”是“即知即行”的,由于自身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因而外在表现为“无为”“自然”的状态。“下德”则表现为造作、刻意的状态。心(Mind)虽然认识了道德知识,但是理性本身不能提供自愿行动的动力,因而需要外在于其自身的动力。而这种受外力所迫或者出于某种目的被迫采取的道德行动,难免透露着造作、刻意。休谟也曾证明“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3],他说:“理性是完全不活动的,永不能成为像良心或道德感那样,一个活动原则的源泉”[3],“单是理性既然不足以产生任何行为,或是引起意志作用,所以我就推断说,这个官能(理性)同样也不能制止意志作用,或与任何情感或情绪争夺优先权”[3]。老子所言的“无为”则是对“上德”这种自然的生存状态、行为方式的描述。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道”是万物存在的本根、本体,但是“道”成就万物,并非受于外力强迫,也并非源自内心有意,而是无意为之。这种运作方式即是“无为”或言“自然”的。实际上,“无为”和“自然”是对同一活动状态的不同角度的描述。“无为”的本义是非他然、无意志,或者无造作、无虚假,而“自然”的本义是自己而然,是由其本性而自发的活动。二者只不过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同一活动状态进行了论述。陈鼓应先生也认为:“自然”和“无为”的词性相同,是二而一的,都是对活动状态的表述。前者是对天地的运行状态而言的,后者是对人的活动状态而说的[4]。叶树勋先生认为,非他然、无意志或者无造作、无虚假并不是对“自然”的直接陈述,而是“自然”的成因[5]。他对“无为”与“自然”之间因果关系的论述实际上也从侧面说明了二者指向上的相同。只有内心的“无为”才能产生“自然”的行为,而“自然”的行为必然指向内心的“无为”。 通俗而言,如果说有为的生存状态或行为方式是由人的思虑、意志、情感、欲望等所规定,那么“无为”则不包含任何有意识的、目的性的设计与建构,其展开也并不依靠它之外的原因与力量,是一种由其本性而自发的活动。实际上,“无为”理想即轻松自如、自发行为,是先秦哲学家观念中的核心精神理想和哲学问题,代表了所谓“主流”中国思想的核心[6]。这种哲学思想也延伸至艺术领域中,成为艺术最高的精神理想。例如,在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文贵天成,不可强高也”[7]、“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8]、“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9]等思想中的“天成”即是对“无为”这一观念的强调;在绘画艺术领域中的“天机之所合,不强而自记也。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10]、“伯时于画,天得也。常以笔墨为游戏,不立寸度,放情荡意,遇物则画,初不计其妍蚩得失”[11]等思想,也强调创作不是出于识心,不是出于欲望,而是天机自张,即受心灵深处所流出的生命情感的驱动;在书法艺术领域中的“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12]、“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13]等思想,同样指向对“无为”的向往。 在园林置石艺术中也不例外。《清史稿》中描述了一位明末清初的园林艺术家张涟进行置石创作之时的状态:“创手之始,乱石林立,踌蹰四顾,默识在心。高坐与客谈笑,但呼役夫,某树下某石置某处,不借斧凿而合。及成,结构天然,奇正罔不入妙。以其术游江以南数十年,大家名园多出其手。”[14]在这个表述中,需要细细品味的是“高坐与客谈笑,但呼役夫,某树下某石置某处”,其所描绘的是创作者在与客人的谈笑间突然产生了灵感而呼唤、指挥役夫进行置石艺术创作的场景存在这种轻松自如的创作状态,它与有意识、造作的有为创作状态相对立,根源于老庄的“无为”哲学智慧,彰显出自唐宋以来所逐渐突显的一种独特的观念——“无为”艺术哲学观。本文通过对张涟之创作状态的剖析,来讨论此观念的具体内涵。 一、“散漫率性”:无为对识心的放失 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说:“知识有两种形式:不是直觉的,就是逻辑的;不是从想象得来的,就是从理智得来的……知识所产生的不是意象,就是概念。”[15]这是由于我们的心具有两个层面:认识之心(Mind)与智慧之心(Heart)。这种直觉的知识,就来源于智慧之心。而逻辑的知识,则来源于认识之心。“高坐与客谈笑,但呼役夫,某树下某石置某处”。这种“无为”艺术哲学观影响下的园林置石艺术创作状态,具有散漫性,与创作者自我意识束缚下的严谨的行为状态截然不同。而这种独特的创作状态,指向的便是基于智慧之心的创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