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仲霞,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春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亚里士多德把本体论命名为“第一哲学”。古希腊确立实体本体论是“第一哲学”,但由于其独断论缺陷,在近代发生了“第一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现代哲学否定实体论,“第一哲学”转向实存论、伦理学(他异性哲学);同时认识论终止,“第一哲学”转向现象学、解释学。由于这两种转向都不能为哲学奠定基础,最终在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中又发生了“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西方近代哲学开启审美主义,席勒、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等都把审美置于理性认识之上。在此基础上,西方现代哲学形成两大走向:一是在本体论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美学;二是在现象学领域发生的“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主要代表是后期海德格尔的本有现象学、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艺术科学,以及盖格尔、杜夫海纳的审美现象学等。后现代哲学也提出“美学是第一哲学”的思想,代表人物有福柯、哈曼、韦尔施等。“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体现出哲学、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这一转向的根据在于,美学具有充实的现象学和本源的存在论性质,成为哲学的基础部分,从而打破了美学作为哲学分支的传统定位。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23)01-0151-10

      在现代哲学、美学领域有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发生了“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产生了“美学是第一哲学”思潮。“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体现出哲学、美学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哲学自我建构、自我确证的结果。这一转向重新确定了美学的性质:美学不是感性学,而拥有本体论和现象学的性质;也重新规定了美学与哲学的关系:美学不再是哲学的分支,而是哲学的基础。当代哲学、美学研究已经注意到哲学的审美主义倾向,开展了相关研究,但还没有从本体论的角度切入考察“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也就没有达到相应的理论深度。为此,有必要系统考察“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重新确立美学与哲学的关系,以深化哲学、美学理论的研究。

      一、“第一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哲学”的美学转向并非偶发事件,而是本体论历史演变的结果。所谓本体论即存在论,是哲学的基础部分,它为哲学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核心理念和基本范畴,也确证了哲学的合理性,因此本体论成为“第一哲学”。本体论作为“第一哲学”是哲学自我建构、自我确证的产物,这种建构、确证经历了一段历史过程。对于“存在”的规定的演变,构成了“第一哲学”的历史。海德格尔曾经考证,“存在”的本源意义并非实体,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遗忘了“是”(存在,on,be)而偏向“实体”(存在者)。但古希腊哲学确实建立了实体本体论。从西方古代哲学的实体本体论,到近代的认识论转向,再到现象学转向、实存论转向、他者性哲学转向,以及后现代哲学对本体论的取消,“第一哲学”不断自我否定,也在不断自我建构、自我确证。当然,“第一哲学”并没有真正终结,最后找寻到了美学作为归宿。

      在古代,实体本体论是“第一哲学”。“第一哲学”概念发端于古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建构起“思辨科学”或“形而上学”体系,其研究对象不是具体事物,而是不变的、独立自主之物即“存在的存在”,研究这个一般存在的学问就是“第一哲学”,即所谓的本体论(ontology,或译存在论)。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介绍沃尔夫体系时,曾谈及沃尔夫对形而上学的定义:“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①其中的“有”也被翻译为“是”或“存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存在被诸多范畴所规定,其中第一范畴就是实体。而实体作为一种客观性的实在,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它规定着存在的性质:“现在我们已经讨论了最初的存在,一切其他的存在范畴都与它相关联,这也就是实体。其他存在着的东西都须依照实体的原理来说明,不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还是其他这类的称谓,因为正如我们开始所说的,一切都具有实体的原理。”②这样,实体本体论就成为“第一哲学”。他指出,“设若存在着不动的实体,那么应属于在先的第一哲学,在这里普遍就是第一性的。它思辨作为存在的存在、是什么以及存在的东西的属性”。③尽管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明确提出实体概念,建立起实体本体论,但在他之前的古希腊哲学也都包含关于世界本源的实体思想,事实上将哲学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上,如米利都学派认为水、气、火、土等是世界的始基,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是世界的始基,因此这些基本物质都是实体;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世界的本质,因此数是实体;赫拉克利特认为逻各斯是世界的本源,因此逻各斯是实体;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因此理念也是实体。实体本体论一直延续至中世纪,上帝成为世界的本源,因此上帝是实体。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典范性的实体本体论,构成一个形而上学体系。实体与现象相对,划分出超验世界与经验世界,前者是后者的根据。这样,欧洲古代哲学就建立在实体本体论的基础上,实体本体论成为“第一哲学”。实体本体论作为“第一哲学”提出两个问题:一是能否把握实体、如何把握实体?二是实体是什么、实体是否存在?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分别构成了“第一哲学”演变的两大趋势。

      “第一哲学”演变的第一个趋势,是由能否把握实体、如何把握实体问题所引发的,它导致了实体本体论向认识论、现象学、解释学转化,使它们分别成为“第一哲学”。实体在现象背后,是超验的对象,那么,如何发现、确定实体的存在和性质呢?实体本体论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主观地认定实体的性质,从而陷入独断论。出于对独断论的反思,近代哲学转向考察人的认识能力及其界限,这样便形成了认识论哲学。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从“我思”出发,论证上帝的存在,但将立足点转移到主体认识领域,为近代认识论哲学开辟了道路。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等都从认识论角度研究存在,而实体或者被主体化(如笛卡尔的“我思”以及黑格尔倒置的精神实体),或者被虚置(如康德认为实体不可证实,只是信仰的对象),或者被怀疑、否定(如休谟、尼采等)。如此,近代哲学开始走出实体本体论,而以认识论作为哲学的基础,从而导致认识论事实上成为“第一哲学”。但由于没有彻底摆脱实体观念,认识论哲学或者立足于二元论,导致主观认识无法把握客观对象,或者立足于观念论,产生以主观意识构造世界的弊端,于是认识论哲学走向终结。

      认识论的终结,导致现象学的发生。现象学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如何把握存在的问题。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旨在克服传统认识论哲学的危机,为认识活动找到哲学依据,使之成为“严格的科学”。他主张以意向性克服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并且通过对存在的悬搁还原到纯粹意识,进入本质直观,把握对象的本质。在胡塞尔看来,古代的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是独断论,而“‘第一哲学’这个名字就指一种关于开端的科学学科;……这个学科应该先行于其他一切哲学学科,并从方法上和理论上为其他一切哲学学科奠定基础”,④现象学作为“严格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第一哲学”。他强调,“我确信,通过新的超越论现象学的出现,就已经初步出现了一种真正的和正确的第一哲学”。⑤这些思想在其重要的现象学著作《第一哲学》中得以系统阐发。但是,现象学被定位于“严格的科学”,还不是哲学方法论,现象学还原如何达到先验意识?本质直观如何可能?如何使不在场的“存在”显现?这些基本困难仍然无法克服,因此现象学难以成为“第一哲学”。海德格尔将现象学发展为哲学方法论,旨在通过现象学还原显现生存的结构,进而领会存在的意义。由此,现象学就可能通达存在论,成为建立存在论的途径,现象学就具有了“第一哲学”的意义。但是,海德格尔的实存论现象学也没有通达存在论,这是因为它设计出这样一条还原途径:在生存体验中,还原此在的时间结构,面对死亡,达到畏和虚无,进而回归良知,做出先行决断,领会存在的意义。这一现象学还原路径的根本缺陷在于,从生存体验中不能超越现实意义,也就不能达到对存在意义的领会。这就是说,无论是胡塞尔作为“严格的科学”的现象学,还是海德格尔作为哲学方法论的现象学,都不能把握存在,因此一般现象学作为“第一哲学”仍显根据不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