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德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学科范式的确立与完善是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前提。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面向新文科格局、对标世界一流、凸显中国特色的长期性发展过程。新文科时代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因此,在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应然层面,基于新文科建设“大、新、用、跨”的新理念,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充分彰显“大学科”思想,促进学科建设开放创新、发挥学科扎根教育实践的实用动能、推动学科界域横跨的共生发展与知识融合,积极建构学科概念与学科体系的理论逻辑。由此助推学科范式的逻辑生成,确立教育学科独立且独特的身份地位。未来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应在学科交叉与分化、守正与创新、技术与人文、本土与国际的不断融合中,通过求同存异的必然努力,充分彰显教育学自身在新文科背景下的重要学科价值与独特学科身份。努力构筑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扎根逻辑,确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跨界理念,强化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人文价值,形成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系统结构,以创生新文科时代中国教育学的理论逻辑与学科范式,推进其世界一流学科的有效建设。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10 期

字号: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一定是加快发展与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振人文精神的时代。新技术变革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呼吁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文科教育必须因时而进、创新发展,这一目标的核心指向正是新文科建设的时代使命。新文科具有重要时代内涵,既是文科集群化丛生的学科共生体,也是中国价值内联而成的学科集成体,更是全面释放文科内能的学科功能体。[1]新文科建设体现“大、新、用、跨”的新理念,关键在于学科内外的交叉融合。这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所秉持的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优化建设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主张高度契合。换言之,新文科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相辅相成,一流学科建设要彰显新文科的研究理念与范式,新文科建设则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载体与抓手。教育学是一门极具复杂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学科指涉,在新文科建设体系中具有引领时代精神、推动学科集群、创新思维范式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因而,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不仅是自身立足新文科建设朝向综合化、智慧化、扎根化、创新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塑造一流大学人文性格、推进中国特色文科教育的学科体系形成、服务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使命要求,理应在“双一流”建设中作出应有的独特贡献。

       基本概念的创生是构建学科理论的必然要求,学术框架的确立是揭示学科问题与规律的基础条件,科学范式的形成则是一门学科走向独立的重要标识。从概念到框架直至范式,是一门学科通向成熟进而成为一流学科的必由之路,这也构成了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所遵循的基本逻辑。库恩(Kuhn,T.S.)认为,由于范式之间的基本概念具有不同的认识论依据,因此,学科的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2]中国教育学理应具有独特的学科属性与基本范式,其一流学科建设不能落入对学科身份或合法性基础等问题进行学理纠缠的窠臼,而需对标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厘清彰显中国特色的学科理论逻辑与学理框架。概言之,在新文科境域下,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学理框架的理论逻辑旨在在学科体系上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术谱系,即以“形而上”的教育哲学为上位逻辑,通过概念体现学科思想;以“形而中”的教育科学为中位逻辑,通过框架体现学科范式;以“形而下”的教育实践为下位逻辑,通过扎根体现学科自信。当前,为推进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以及为“双一流”建设夯基固本与创新发展,亟待从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实然样态、应然追求与必然努力三个层面进行理性检视与现实省思。

       一、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实然样态

       库恩认为:“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同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3]学科范式作为一种集合,指向某一学科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技术、理想、信念以及价值。某一知识体系要构筑成一门独立成熟的一流学科,必须遵守与依从特定的学科范式。中国教育学尽管早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仍遭受到部分研究型大学教育学院撤并调整的外部冲击,且较之于世界一流教育学科而言,不仅具有一定差距,还潜存盲目模仿国外模式、内涵建设浅表化等问题,[4]表现为跨学科研究有待加强、本土特色不鲜明等。而其背后实质是中国教育学科尚未构成合乎时代发展、比肩世界一流的科学完善的学科范式。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5]针对处于新旧范式转型期间的中国教育学而言,旧的学科范式已难以满足新文科背景下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的发展需要,但新的学科范式尚处于构建论证中。在此境况下,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实然样态面临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概念、学理性框架、科学性范式的困境。

       (一)本土话语乏力:缺少体现一流学科特质性的概念

       学科是历史的产物,并以一定的措辞建构起来。[6]新文科背景下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是基于已有的教育学传统,以本土话语与概念符号来表征学科思想、彰显学科自信的发展过程。正如黑格尔(Hegel,G.W.F.)所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掌握了一门科学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门科学属于这个民族了。”[7]同理,任何一门学科只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获得其独特标识、发展其本土理论。本土性、原创性学科概念的确立,是中国教育学发展为一流学科的建设基石。中国教育学是顺应“西学东渐”趋势引进而来的“舶来品”,[8]常因缺少本土概念而饱受诟病,盖因其脱离了我国的教育实践。这既与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史有关,也有受到对西方教育学形成路径的过度依赖以及学术不自信的影响,进而表现出学科的本土话语乏力和表征学科特质的概念缺失,反映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概念逻辑尚未形成。

       从学科发展历史来看,教育学学科体系是由西方学者建立的,中国教育学走的是引介模仿而后借鉴自立的路子,自20世纪以来,先借道日本取法西洋,再学习苏联。中国教育学科是“西学东渐”的产物。[9]在译介西方教育学科思想理论的过程中,部分教育学者或是将西方教育学经典奉为圭臬,到了张口西方学者、闭口还是西方学者的地步;[10]或是对其他学科的概念进行简单移植;或是将西方教育学的概念思想、理论范式进行中国化改造。而这本身就是学术不自信的表现,实质是脱离本土教育实践的虚空建构,是对中国教育学本土文化与价值立场的不断侵蚀与消解。由此,必然导致在中国教育学中充斥着大量西方教育学的话语和概念,本土概念的供给不足是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先天性问题。从更深层次考虑,中国几千年来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经典概念,其中不乏可以形成中国教育学本土概念的雏形,只是我们并未重视,相反却将西方的教育思想理论当作教条。所以,中国教育学缺少的可能不是具有一流学科特质的本土概念,而是支撑本土概念形成并发展的学科概念逻辑。学科概念逻辑是指从现象中形成概念,并在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关系形成命题,再将若干个命题组成为一个学科知识体系的研究思维与逻辑理路。体现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特质的概念需要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或本土生动教育实践中提炼,并借助一定逻辑形式得以表征。但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一些经典概念是没有严格的逻辑分类与定义的,概念与概念之间具有重叠性,是相对、辩证的关系,无法仅靠西方非此即彼的推演、归纳等方式建立逻辑关系,难在从意象模糊性到抽象确定性的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