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临近了吗:ChatGPT热潮之下再看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发展

作者简介:
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E-mail:xqgu@ses.ecnu.edu.cn;胡艺龄、郝祥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技术与教育的竞逐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前行与发展。“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团队持续关注热潮下的技术走向,以及新的技术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影响。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分析、对教育系统内部结构要素的深度剖析,项目组已经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才战略、知识观、教学变革、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上形成了系统性成果。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人工智能热潮,教育将面临何种挑战?AGI的临界点真的被突破了吗?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互动存在何种新趋势?本研究从智能的本质出发尝试回答ChatGPT是否昭示AGI的突破,以及从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视角看技术与教育的角逐对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可预见的是,教育必须有所作为以应对技术对人类智慧的领地冲击,我们应基于人类智慧门槛,提升人类改造新世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树立生态视角下的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观。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10 期

字号:

       一、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技术与教育的角逐中前行。技术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推进力,与教育这一“人力资本发动机”竞相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科技的一项标志性内容,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掀起智能科技的浪潮,由此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也不断带来颠覆性、丰富性、创新性的新业态。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以元宇宙、ChatGPT、GPT-4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着人工智能的突破升级,具备了面向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特征,在众多行业领域表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也对人力资本的质量与供给提出了新需求,使人工智能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张力。

       教育作为向社会输出人力资本的主阵地,面对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冲击,它所承载的育人使命变得更具挑战性。尤其是作为工业化时代产物的现代学校,依然以规模化地培养适合社会生产需求的人才为目标,其教育内容的知识与形态、教育系统的体制和机制以及作为教育实施机构的学校等,在人工智能愈发凸显的创新人才挖掘和培养需求下,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ChaptGPT所代表的这一波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展现其几乎无所不知的知识掌握能力。教育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需要重新定义知识形式、教师与学生身份角色、学校职能、教育服务目标等要素的内涵;需要拓展学校作为教育实践主阵地的内涵和外延;需要探究未来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提升教育在知识创造与传播、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向上的功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它在通往 AGI的道路上还会释放出更多可能,也会出现更多现象级的应用。不管是DeepBlue、AlphaGo,还是此时的ChaptGPT、GPT-4,每一次新技术内容的诞生都会展现出挑战人类智能的特征,从而引发社会的热议,商界、学界或是政届都会不自主地将目光聚焦于新技术给社会带来的机遇或挑战。但新兴科技带来的社会影响总是以扭转人才培养方向的形式驱动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面对新的科技挑战时必须保持冷静的思考,以期为教育寻找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出发点。

       二、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怎样的研究框架,以及哪些重要发现

       不断出现的技术浪潮已然在推动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人工智能也日益成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动力之一。对于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组采用了“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视角审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发展、教育变革之间的深层关联。即,我们不仅希望揭示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更希望跳出教育子系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理解技术与教育二者是如何既互相角逐又互为塑造以共同推动社会发展的。项目组从“技术—社会—教育”这三个关键要素互为促动的生态视角开展研究,重点回答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战略”“学习变革”“知识创造”“教师队伍”“教育重构”这五个焦点领域的问题,聚焦于人工智能时代以创新作为人才培养转向的战略、人工智能支撑大规模教育的个性化实现、人工智能重塑的知识观与教学创新、人工智能所赋能的未来教师以及教师教育发展、人工智能推动的教育系统生态重塑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图1所展示的即为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的框架。我们采用了双向互动的视角,即站在社会生态视角看教育子系统(由外往内看教育),以及从教育子系统看社会生态(由内往外看社会)。从外向内看,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视角,剖析“技术—社会—教育”系统的复杂关系,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以创新作为人才培养转向的战略”,聚焦于人工智能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以及教育领域对这种需求的战略性和重塑性的思考;从内向外看,是教育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如何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互动形成一种生态平衡及共生发展,同时也对教育子系统内部构成要素间的共生关系产生影响。所以,在“技术—社会—教育”的大生态中,由外往内看教育是技术加速社会变革引发人才培养转向,推动教育变革应提前布局人才战略,以在技术和教育竞逐中获得发展主动权;由内往外看社会是教育也需要进行生态重塑,实现自身的系统性变革,以响应社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图1 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框架

       另外,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从“技术—社会—教育”的生态视角,我们关注以创新作为教育核心目标,看教育—科技—人才共生中的教育何为,也就是站在教育子系统,深度剖析人工智能对教育的直接影响。用教育生态的术语来说,从属于社会生态的教育子系统本身,也深受人工智能技术变革的影响。在我们的研究框架中,我们关注的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一,教什么,即人工智能对教育中的知识观带来了怎样的颠覆?教育应如何应对?第二,怎么教,即人工智能对人的学习产生了哪些变革性影响?在规模化教育的现实背景下,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个性化学习为什么可能,以及需要在怎样的条件和机制下才能实现?第三,谁来教,即在几乎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的碾压下,如何重新理解教师工作、重构教师角色?

       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追踪、对技术—社会—教育生态互动的分析、对教育小生态内部结构要素的深度剖析,项目组已经在人工智能影响下的人才战略、知识观、教与学变革、教师角色重塑等问题上开展了系列研究,形成了在“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研究”上的系统性成果。在人才战略视角下,审视技术带来的自动化替代导致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以及引发的国家竞争力基础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构。在此视角之下,探究人才战略需求是如何为高速发展的不可知未来“提前”做好人才布局。在知识观视角下,我们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将彻底改变知识生产周期以及知识生产方式,对知识生产及知识获取都将带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加剧了教育在知识继承与知识创造之间的矛盾。培养能够胜任不可知未来的人才,需要知识创造的能力,也即需要通过对“教什么”的知识内涵的拓展,创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挖掘和培养面对不可知未来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学习变革视角下,我们通过回归人的学习本质,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学习的影响与价值,力图破解大规模教育现实中以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方法、路径和机制,基于替代、增强、改进、重构的发展视角探索人工智能对学习本质的影响与价值所在。在教师角色重塑视角下,我们探讨了人工智能情境下教师角色如何创新定位,如何实现人机协同,以充分发挥各自在教书育人中的优势,以及教师所需要的相应的新教学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