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认知与多元治理: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晓博,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为摆脱贫困、改善最广大群体的福祉进行了长期艰苦奋斗。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为代表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吸收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以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国家富强为奋斗目标,从社会制度、国际环境、生产关系等角度剖析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并结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张通过改变国家制度、加强社会组织与提升人力资本等来改变贫困状况。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反贫困思想与实践,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也为当今中国反贫困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5 期

字号:

       一、导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十年来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①这一重要成就,同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定位相契合,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新阶段。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国家社会发展前进的核心动力,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核心目标。以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就以争取民族独立、谋求国家富强为奋斗目标,对近代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他们以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论述为指引,不断在实践中探求符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为中国百年来反贫困事业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基础和宝贵经验。

       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性人物反贫困思想,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探求救国救民道路、尽快摆脱贫困的主张;②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减贫政策与实践。③整体看来,第一,现有研究集中于对具体人物思想的梳理,未能展现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的总体特征;第二,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探索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不足以充分揭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系统认识。本文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早期对贫困问题的剖析以及为消除贫困进行的探索和努力,揭示这一时期反贫困思想的来源、基本观点及时代特征,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进而向共同富裕迈进的历史伟业。

       (一)历史时段的界定

       学术界就“中国共产党早期”相关问题展开论述时,大多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但通过其研究内容能够大致勾勒考察范围。不同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问题研究的起点并不一致,但基本以五四运动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起点。④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下限也有不同观点,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持续到大革命时期,⑤有的学者则将其延伸到遵义会议。⑥本文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范围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方面,因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处于由成立到寻求革命新道路并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反贫困实践相对丰富,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关于贫困和反贫困问题的讨论和认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增加,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能够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较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⑦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分析中国实际情况的条件和能力。

       (二)史料的选取及处理方法

       本文研究的文献主要有两类:一类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章、著作与译著;另一类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布的与反贫困相关的政策文件。对第一类文献的筛选主要采取追溯法,以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集以及当代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人物的研究成果为线索,提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文章;⑧对第二类文献的筛选则利用相关数据库和系列文献丛书,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布的涉及反贫困政策的文件进行梳理。

       丰富的史料为本文提供了较扎实的研究基础,但这些资料分散于报刊和政策文件间,且夹杂于对近代纷繁复杂社会问题的讨论中,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选取和整理。针对史料的处理有以下两点说明:第一,受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讨论贫困问题时,多将其与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相联系。为了分析的全面性,本文将能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要素的各种文献(刊物文章、政策文件等)均纳入考察范畴。第二,中国共产党早期代表性人物对贫困问题的讨论并不局限于中国,他们对俄、法等国的贫困现象也有阐述,这些论述多见于其译著序言和内容的注释中,因而此类文献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贫困思想溯源、概念认知与路径探索

       十月革命的爆发加快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引发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和中国传统济贫思想的共同作用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贫困的概念、贫困产生的原因和消除贫困的路径上,都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观点。

       (一)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溯源

       1.对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吸收和借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著作中,从社会制度的角度分析论证了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长期贫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提出了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目标。马克思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原因之一是劳动者权利的缺失,而这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这种制度使工人“从事如此低贱的工作,处于如此悲惨和痛苦的境地”。⑨二是劳动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造成社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⑩使工人成为活的、贫困的资本,(11)直接导致工人阶级的贫困与痛苦。三是阶级对立。马克思提出,资本主义制度将社会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资产阶级财富的累积是以无产阶级贫困的累积为代价的。这种畸形发展方式导致“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