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前身叫社队企业,8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似地在全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据统计, 从1985年到1994年,乡镇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升至31%。而乡镇企业作为一种脱胎于农业,与农村有着密切联系的经济组织,对于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以广大农户为基础,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19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已占据农村总产值的75%,可见乡镇企业成为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以工补农、弥合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除此之外,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据专家分析,乡镇企业是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同时,它也是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 不容乐观的现状 近年来,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是相当快的。“八五”期间,以企业营业收入来看,西部乡镇企业年平均增长率为54.58%, 高出东部8个百分点。但考虑到西部起点低、比较基数小, 其绝对发展水平仍居全国落后行列。东部地区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绝对收入将增加32.22亿元,而西部仅增加1.38亿元。以1995年计,整个西部9 省区乡镇企业总产值仅为全国的十分之一。 西部乡镇企业的特征是规模小、档次低。西部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普遍采取了“遍地开花”的模式,其结果就是造成集体企业与家庭企业并存,作坊式的生产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在集体企业中又缺乏具有现代生产方式的大中型企业。1995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市县有581个,占到总量的68.11%,而西部仅有65个,仅占总量的8.48%。过于分散、低下的经营以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布局形式,使企业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对于整个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推动力。 另外,西部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比较落后,使得在与发达地区的商品交换中比较利益很低,难以在市场上占有稳定的一席。过去,西部乡镇企业在发展上过于强调“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原则,生产方式大都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大都是初级产品,一方面生产耗费了大批人力、物力,而另一方面产品附加价值低,获利很少,竞争力也不强。云南省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在60%以上,其总产值占全省的1/5,但能源使用率不到30%,生态损失却占了全省的一半。 多重因素制约发展 首先,资金不足是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困扰。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资金主要来源于农业积累以及有限的银行贷款,外资的引入还远远未形成规模。由于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较低,农村内部积累资金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而银行资金也较为紧缺,以西南地区为例,1993年人均储蓄额为653.3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由于西部投资收益率较低,银行仅有的一些资金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东南沿海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实际利用外资也很低,1993年,西南地区只引进了1.7 亿美元的外资,占全国的4.7%。由于受到资金约束, 许多西部乡镇企业举步维艰,苦苦维持局面。据统计,1995年,东部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949亿元,而西部仅为164亿元,不及东部地区的1/10。 其次,西部乡镇企业人才匮乏,生产成果科技含量低。乡镇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本来就吸引不了较多的人才,而西部地区更甚。1996年,东部乡镇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6.8万人,而西部仅有4.8万人,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更新。 以甘肃省为例,产品科技贡献率仅为25%,远低于70%的规划目标,其民营科技企业数为全国的1.22%,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只有5家,占全国的0.18 %。西部人才的缺乏,一方面是由于经济条件落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另一方面是由于本地区教育文化水平的落后,农村中文盲和半文盲还占大多数,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第三,由于西部经济水平低,乡镇企业缺乏大规模的市场需求。据调查,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中,80%集中在中西部18个集中连片地区,如甘肃中部的河西、定西,宁夏南部的西海固和西南的喀斯特地貌区。很多地方,人们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市场购买力很低,而这种市场需求恰恰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再者,西部的经济环境也较差,很难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空间。首先,西部的开放改革程度不如沿海,各种经济政策和管理机制比较落后,很少在财税、贷款等方面给乡镇企业以优惠扶持;另外,西部地区的交通十分落后,能源动力也往往存在不足,很多地区还存在着缺水缺电现象,如甘肃省1995年缺电量为30亿千瓦时,缺电幅度在13%以上。 由此可见,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企业外部都存在着诸多困扰因素。 奇怪的不均衡 在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一种经常性状态。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但它的区域性发展的非均衡特征也极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