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作 者:

作者简介:
邢建昌,男,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文艺理论、文艺美学与当代文化批评等领域的研究;蒋雪丽,女,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理论、文艺美学研究(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原文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是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起初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的一种选择,并未成为救亡图存的首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进步知识分子将目光投向苏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曲折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之间进行过多次论争,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问题”与“主义”之争、“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虽显零散,但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23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87(2023)01-0104-10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经历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之下,国力衰微,民不聊生。伴随帝国主义列强的大肆人侵,割地、赔款、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一批爱国志士奋发图强,将目光投向西方,试图“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语)。此时,各种主义如进化论、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民族主义等纷至沓来,马克思主义也混杂其中,而五四新文化运动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前马克思主义的零星介绍

       1917年“十月革命”之前,梁启超、孙中山、马君武、朱执信、吴玉章等人都已经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02年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中称,在德国有两大思想影响最大,一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二是尼采的个人主义。他指出:“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尼志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②1903年,梁启超在《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中分析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1904年2月14日,梁启超在《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的要义为“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原泉”③,梁启超较早注意到了马克思的进化论和阶级压迫理论。在为吴仲遥的《社会主义论》写的序中,梁启超又提到要重视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无论是作为世界的还是中国的一份子,都不能把社会主义视为“对岸火灾”。④梁启超将社会主义视为一种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方式。但他又认为社会主义理论复杂,含义深奥,在中国不知社会主义为何物的情况下,讨论其是否适用于中国是很难的。⑤梁启超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早有接触和介绍,但他骨子里的西方民主思想和改良维新主张,使他之后再未对马克思主义做深入的介绍和研究。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与社会主义有着极大的关系。1896年10月,孙中山在英国被清政府驻英使馆囚禁,12天后脱险,写下了《伦敦被难记》。孙中山在伦敦一直待到第二年的夏天,在此期间,他深入地考察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认识到即使欧洲的发达国家,也依然存在着社会革命。自此,孙中山开始关注民生问题,将民生与民族、民权等一同考虑。后来,孙中山在宣讲“三民主义”当中的“民生主义”时,明确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只是因为社会主义学说众说纷纭,因此要用“民生主义”代替“社会主义”。⑥1903年12月17日在《复某友人函》中,孙中山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一词,称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⑦。孙中山将社会主义融入到三民主义思想当中——“‘弟所主张在于平均地权’,只有实行平均地权,并把其他要事,‘于革命时一齐做起’,才能避免欧美国家已经出现的弊端”⑧。1905年,孙中山访问比利时布鲁塞尔社会党国际局时,提出中国的革命党加入其中的申请,并希望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直接从“中世纪的行会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⑨。

       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热切关注,带动了马君武、朱执信、胡汉民、廖仲恺、宋教仁等民主革命人士对社会主义的思考。1903年2月16日,马君武发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认为:“马克思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马氏之徒,遂谓是实与达尔文言物竞之旨合。”⑩1903年10月,《浙江潮》上发表了署名“大我”的《新社会之理论》,对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做了介绍。1906年6月26日,宋教仁署名“勥斋”在《民报》第5号发表他自日本杂志《社会主义研究》翻译的《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对“万国社会党”的历次会议做了梳理,指出了“万国劳动者同盟,实由于马尔克之指导而成,而亦为经济的情势必然之结果也”(11)。1906年8月,叶夏生署名“梦蝶生”在《民报》第7号发表《无政府党与革命党之说明》,区分了无政府主义与政治革命、无政府主义与社会革命,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有法可行的,“其进行之方法果如何?观其《共产党之宣言》,乃农工奖励银行之设置,可证其主义非乌托邦者”(12),他在文中还列出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十条纲领作为例证。1906年9月5日,廖仲恺署名“渊实”在《民报》第7号上发表的《社会主义史大纲》,将社会主义的发展概括为五个时期:“(一)自法兰西革命以后,至于一八一七年为消极时代,亦日准备时代。(二)自一八一七年至于一八四八年为成形时代,或曰理想时代。(三)自一八四九年至一八六三年为反动时代,或云休息时代。(四)万国劳动者同盟时代自一八四六年设立于伦敦,至于一八七二年海牙大会,社会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之分离。(五)社会民主主义(Social Democracy)运动时代自万国劳动者同盟之解散,而德意志以外诸国均于一八八○年以后始现活泼动机。”(13)廖仲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不容于教会的结果:“惟其哲学不能容于当时之教会,遂产出拉萨尔、麦喀氏辈之物质运动者。”(14)以上文章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介绍.侧重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在《关于“七大”工作方针的报告》(1945年4月21日)一文中提到,国民党党员朱执信也是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毛泽东指出:“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据说还有一个什么人,在一个杂志上译过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总之,那时我没有看到过,即使看过,也是一刹那溜过去了,没有注意。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不过以前在中国并没有人真正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15)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突出贡献体现在一系列文章当中,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这篇文章中,朱执信概括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做出如下评价:“故马尔克之言资本起源,不无过当,而以言今日资本,则无所不完也”(16)。“故马尔克之谓资本基于掠夺,以论今之资本,真无毫发之不当也”(17)。朱执信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起源的分析非常恰当。之后,他还署名“县解”发表《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夫往者诚有排社会主义者,顾其所排者非今日之社会主义,而纯粹共产主义也”。“今日之社会主义”与以往所排斥的社会主义不同。以往的社会主义是纯粹的共产主义,但是“顾自马尔克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18)朱执信对早期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区分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自此之后,马克思主义被称为“科学的社会主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