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语义的虚化与双音结构的凝固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佳佳,黄易青,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上古汉语中,有三种结构中的“无”用法特殊:句子谓语动词前的“无”;形容词前构成“无竞”“无斁”“无赢”的“无”;虚词“无乃”“无亦”“无宁”中的“无”。前人对这三种结构中的“无”没有统一的意见,也没有从语义演变或虚化的角度讨论过这些“无”间的关系。上述“无”的不同用法其实具有内在语义上的一致性。第一种结构中的“无”是表频仍义的频率副词,与其词源意义有关;由频仍义引申为“重、再”义,所以第二种结构中的“无”是双音实词结构中表数量持续增加或状态延伸的语素;第三种结构中的“无”是基于反复出现的历史经验和自然规律表推测、判定语气的语素。这三种用法中“无”的意义是层层虚化的,同时由“无”组成的双音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凝固。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上古汉语中,“无(或作毋)”字有一些特殊用法,依其所结合词语的虚实及结合的疏密,分为三种情况:(一)出现在动词谓语前,如,“无念尔祖”①(《大雅·思齐》),又“今师徒唯毋兴起”(《墨子·非攻中》);(二)与形容词“竞”“斁/射”“赢”结合,为“无竞”“无斁/射”“无赢”;(三)与虚词“乃”“亦”“宁”结合,为“无乃”“无亦”“无宁”。我们以V(verb)代表出现在“无”后的动词谓语,其结构称“无V”;以A(adj.)代表跟“无”结合的形容词(竞、斁、赢),其凝固结构称“无A”;以F(functional word)代表跟“无”结合的虚词(乃、亦、宁),其凝固结构称作“无F”。“无v”“无A”“无F”三种结构中的“无”,依次称为“无1”“无2”“无3”。这些结构中“无”的意义、用法,以及结构的分析,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且各种意见也还有可商榷之处。

      清代以前,对于上述“无”的意见,多以为无义,但也有以“无2”为否定词的。具体说,对于“无3”,都视为无义。其训释或为“无某,某也”,如,《左·隐十一》:“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杜注:“无宁,宁也。”或不作解释。对于“无2”的意见则有所不同。对于“无斁/射”,传笺相对较一致,多读为“无厌”②,即以“无”为否定词。如《周南·葛覃》“服之无斁”,传:“斁,厌也。”笺云:“烦辱之事乃能整治之无厌倦。”对于“无竞”,毛传皆认为无义,郑笺则视为否定词。如《大雅·抑》“无竞维人”,传:“无竞,竞也。”笺云:“竞,强也。人君为政无强于得贤人。”对于“无1”,也都视为无义。如《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传:“无念,念也。”

      清代学者于上述用法中的“无1”“无2”“无3”多视为无义,更明确指出其为“语词”“发声”“语助”。《经传释词》对“无宁”“无亦”的“无”均解释为“发声”③。其他学者则称之为“发声”“语词辟”“语助”。如,《大雅·思齐》:“不显亦临,无射亦保。”马瑞辰曰:“‘无’为语词。无射即射,犹无念即念也。”又《大雅·抑》:“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马瑞辰曰:“无,发声,语助。故《传》曰‘无竞,竞也’。”④《墨子·尚贤中》:“古者圣人唯毋得圣人而使之。”孙诒让《间诂》:“王云:‘毋,语词耳,本无意义。’’又《墨子·非攻》:“今师徒唯毋兴起。”《间诂》:“唯毋,毋,语词。”⑤但也有将“无2”解为否定词,如《大雅·文王》“无念尔祖”,马瑞辰曰:“《尔雅·释训》‘勿念,勿忘也’……是读‘勿’与有无之‘无’同,不以‘无’为语词,则当训‘念’为忘。古字以相反为义,或有训‘念’为不念者……”又《思齐》“古之人无斁”,马瑞辰赞同郑笺,曰:“谓古人无败德。”又《大雅·云汉》“昭假无赢”,马瑞辰曰:“无赢,犹言无爽,无爽犹言无差忒耳。”⑥

      现当代学者对上述“无”用法,大多承继清和汉唐训诂的意见。对于“无3”,多数学者承清儒的意见。例如,《左·隐十一》“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杨伯峻注曰:“无宁,宁也。无为发语词,无义,不可作否定词看。”⑦(对“无乃”则皆不注。)对于“无2”,则作否定词讲,如高亨《诗经今注》。《小雅·车》:“好尔无射。”高注:“射(Yi亦),通斁,厌也。此句言爱你没有厌时。”⑧对于“无1”,向熹《诗经词典》“无”字下义项7谓:“助词,无实义”,举《大雅·文王》“无念尔祖”和《小雅·小旻》“无沦胥以败”为例⑨。又如《王力古汉语字典》“无”字下义项6:“助词。无实义。《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毛传:‘无念,念也。’”⑩此外,有的学者不同意王引之的意见,而以《诗经》“无V”“无A”的用法为反诘语气(11)。近些年又有少数学者从不同方面对上述“无A”“无F”提出新见解。李素琴以上古十四部文献和中古七部文献作为考察语料,认为“‘无乃’类问句属于测度问句而不是反问句”。(12)褚靓认为,“‘无宁’为语气副词,‘无宁,毋宁,不宁’,‘不亦,无亦’,‘无乃,毋乃’等互为变体,多表‘难道不’‘岂不’等反问义。”(13)李炳海则认为,“《诗经》中有些‘无’字,用的是它的原始本义,指的是大多、众多,‘无念尔祖’,指的是多多怀念你的祖先。”(14)

      综上,迄今对“无”上述特殊用法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同一种结构诸家意见不同,相持不下,即使是同一位学者,对同一种结构的不同用例,前后解释也有不同;二是作为最普遍的解释,“无”为语助、发声之说,只是从句义上推定,未有从语言文字角度分析,是否可信?三是未见有把这些用法、结构联系起来,辨析异同,剖析结构原理,追根溯源者。本文分析发现,三者中“无”字的意义和作用是一脉相承而不断虚化的,具有共同的词义特点;把三者贯穿讨论,有助于发现词义虚化和双音虚词结构凝固的发展脉络。本文拟运用汉语词源学因声求义、以义正音、比较互证等方法(15),并根据实词虚化、词汇双音化以及结构凝固化等语言发展规律和原理,就相关问题试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无V”结构中的“无1”

      本节讨论“无V”的“无1”,第二节讨论“无A”的“无2”,第三节讨论“无F”的“无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