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正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类型及其作用  

作 者:
符渝 

作者简介:
符渝,文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29)。

原文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词义如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正语素均来自上古汉语的7390个偏正双音复合词为研究对象,追寻它们的造词理据,可以探讨汉语词义传承与发展的机制。根据偏语素造词时发挥的功能,偏正双音复合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语义析出、语义分化、语义统括和语义描绘。这四种类型带有汉语母语者对汉语词义及其内在语义结构的深刻理解,在传承义位、分化义位、区别词汇、统括下位词、描绘语义等方面各有作用,以经济化的区别手段实现语义明晰化的目的,解决了汉语词汇在单音造词阶段“单不足以喻”的困境,推动汉语词汇系统由单音格局向双音格局成功转型。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偏正双音复合词是最早出现的复合造词方式之一,能产性最强,“在两三千年的汉语词汇发展史上始终起着主导作用”①,对汉语词汇系统由单音节格局变为双音节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是词汇研究的重点。

      以往的研究,把复合词作共时类聚,根据相同的词性组合或语义搭配作分类,没有考虑复合词的造词目的和历史作用,因此对复合词语义关系的理解存在不足。比如,偏正双音复合词“深海”与“深渊”,传统分析认为它们属于同一种语义结构,但实际上,“深海”可以理解成“深的海”,是对“海”的分类;而“深渊”与“渊”所指相同,不是对“渊”的分类。本文认为,在汉语母语者的认知中,“渊”本身就有“深”这一特征,“深渊”是为了语义透明而把原属于“渊”的语义特征“深”外现,构成语义析出型复合词,与为了分化“海”的词义的“深海”不是同一语义类型。

      本文选取7390个偏正双音复合词②为研究对象,它们的正语素均来自上古汉语单音词③,通过追寻它们的造词理据,把握语素参与造词时的语义关系,揭示具有汉语特色的造词思想,探讨双音化过程中,汉语词义如何传承与发展。

      一、偏正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类型

      在偏正双音复合词的两个语素中,偏语素决定正语素(原单音词)的词义如何传承和发展,因此,本文根据偏语素参与造词时发挥的功能,将偏正双音复合词分为四种语义类型:语义析出、语义分化、语义统括、语义描绘。这四种类型中,语义析出型传承原单音词的词义,语义分化型、语义统括型、语义描绘型分别从分化词义、生成上位词、创造具有文学色彩的词义三方面发展了原单音词词义,因此,下面先介绍语义析出型,再依次介绍语义分化型、语义统括型和语义描绘型。

      (一)语义析出型

      语义析出型的词义与正语素的本义或常用义相同,偏语素的功能是析出正语素的某种语义要素。在本文考察的偏正双音复合词中,语义析出型有304个,占比为4.11%。

      王宁先生将词义的内部结构总结为“类义素+表义素”④。叶文曦将汉语语义编码公式确定为“1个特征×1个义类”⑤。这两个公式所用术语虽然不同,但对汉语词义内在结构的认识是相同的,即每一个汉语词义都由语义特征和语义类别两种语义要素构成。因此,语义析出型析出的可以是代表语义特征的表义素,也可以是代表语义类别的类义素。

      被析出的表义素一般代表事物在汉语母语者认知中凸显的特征。比如“大海”,在古人的认知中,容量大是“海”最突出的语义特征,庄子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⑥古代训诂材料也证明了这一点,《说文·水部》:“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⑦《玉篇·水部》:“海,大也,受百川万谷流入。”⑧在“大海”一词中,偏语素“大”析出了“海”最突出的语义特征。

      再如,“上升”和“下降”这一对反义词,“升”指由下而上,“降”是由上而下,向上与向下分别是“升”与“降”最重要的语义特征,偏语素“上”与“下”将它们各自析出。

      被析出的表义素可能是人们自然认知的结果,也可能是文化认知的结果。比如,同为飞禽,“乌鸦”“麻雀”“斑鸠”“秃鹫”中的“乌”“麻”“斑”“秃”析出的是这些飞禽自然具有的生理特征;而“仙鹤”“喜鹊”中的“仙”“喜”不是“鹤”“鹊”的自然特征,是汉民族赋予它们的文化特征:神话传说中仙鹤是神仙的坐骑,民俗认为家有喜事喜鹊叫。

      被析出类义素的正语素的语义外延一般较狭窄,内涵简单,所属语义类别稳定且容易确定。比如,“菊”“兰”“荷”的本义就是菊花、兰花、荷花,所属义类明确,“菊花”“兰花”“荷花”中的“花”是为了析出类义素而添加的语素。

      析出类义素有两种格式,比较常见的是“种+属”格式,表达类义素的偏语素处于后位,如“菊花”“杨树”“鲤鱼”等;另一种“属+种”格式较为少见,表达类义素的偏语素处于前位,如“牛犊”“羊羔”“马驹”等,是上古语序的遗存,古人称之为“大名冠小名”。

      (二)语义分化型

      语义分化型的词义是正语素的引申义位或下位义位,偏语素的功能是增加正语素的语义内涵,消除正语素的多义性或广义性,帮助实现义位分化。在本文考察的偏正双音复合词中,语义分化型最多,有6890个,占比为93.23%。

      根据分化的结果,语义分化型可以分为引义分化和广义分化两类⑨。

      引义分化指分割正语素的义位,用双音复合词来承担引申出的义位。比如:“节”的本义指“竹子段与段的连接处”,引申出“骨骼联接的部分”“一年中具有某个特点而划分出来的时期”“声音节分形成的单位”“礼仪规矩”等义位,造词者选择“骨”“季”“音”“礼”作为偏语素,与“节”组成双音复合词“骨节”“季节”“音节”“礼节”,将上述引申义位从“节”的义位中分化出去。

      广义分化指分割正语素的义域,用双音复合词来承担分割出的子义域。比如“海”,从是否超出200米深度的角度,分化出下位词“深海”与“浅海”;从是否接近陆地的角度,分化出下位词“远海”与“近海”;从是否属于一个国家的领土的角度,分化出下位词“公海”与“领海”。

      广义分化又包括有限分化和无限分化两种情况。

      有限分化指分化出的义位彼此对立,它们的义域合起来就是完整的正语素义位的义域,比如“深海”与“浅海”,“远海”与“近海”,“公海”与“领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