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与收入不平等  

作者简介:
曾小倩,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黄云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系统性金融风险;桂文林(通讯作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季节调整、经济增长与波动分析,电子邮箱:gwlljx@163.com;朱丰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网络。

原文出处:
统计研究

内容提要:

探讨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可为政府制定金融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合理再分配与增进人民福祉。本文根据金融开放型经济的理论模型,定义内生的经济增长率,并扩展其对收入不平等水平的影响。随后选取58个发展中国家的平衡面板数据并采用系统性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深化会加剧收入不平等现象,并且以私人银行信贷衡量的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利率(r)与实际GDP增长率(g)之间的差距,当金融深化程度越高时,r-g值越大将导致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减少。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使得r-g值为正的情况下进一步扩张银行信贷来缓解收入不平等状况。


期刊代号:F8
分类名称:世界经济导刊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字号:

      促进收入分配合理化、缩小贫富差距是推进我国共同富裕的重要内涵,但目前我国收入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学界衡量不平等的指标和系统比较完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其中一个广泛被认可和使用的指标,世界银行(World Bank)公布了全球绝大部分国家的基尼系数数据,为不平等研究的展开提供依据。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但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仍然亟待解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怎样实现,将是学界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国际上看,众多的发展中经济体都面临类似甚至更高水平的不平等问题,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达80%以上,所创造的经济总量约占40%①,是全球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一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持续累积,会强化财富分配的不平等,财富不平等在投资行为的超额收益作用下进一步扩大收入不平等现象,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导致阶级分化和社会总效益受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世界范围内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利益、机会的不平等,对各国的增长潜力、社会福利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此外,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互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放松信贷管制、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促进资本账户开放等,各国金融自由化及发展程度进一步加深。尽管国际上的绝对贫困有所下降,但许多国家内部以及国家间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却日益严重。已有研究证实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杨友才,2014;Muhanmmad和Umer,2010),那么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作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究竟是使国民均等受益还是加剧差异仍有待研究,因此本文以发展中经济体为研究主体,试图深入探讨金融深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文章的贡献如下:首先,已有文献关于金融深化与收入分配这一主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发达经济体,本文首次将这一问题聚焦到发展中经济体,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政府调整金融发展战略、缓解全球经济不平等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文章在内生增长模型的框架下,理论推导了实际利率与银行信贷在开放经济中对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理,为后续金融深化实证研究提供现实基础;最后,采用可以解决内生性问题的系统性广义矩估计(SYS-GM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使文章结果更具客观性。

      二、文献综述

      收入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些年来发达经济体中的收入不平等逐渐扩大(Benczur等,2019),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全球化、金融深化等都有密切关系。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发展中经济体的数目与经济体量都十分庞大,这一群体关乎全球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人类的福祉,其收入不平等问题亟待研究。

      (一)国内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

      国内学者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余玲铮和魏下海(2012)利用我国199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门槛模型,对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显著加剧了我国收入不平等,而且具有鲜明的门槛特征。何秋琴等(2018)通过建立金融发展的初次分配路径效应模型,同样发现现阶段金融发展会扩大居民收入差距,而提高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则有助于降低基尼系数。然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例如杨俊和王佳(2012)从金融结构角度对收入不平等进行研究,认为直接融资比例提高会降低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从收入不平等的内涵出发,沈婷和陈刚(2014)认为金融多样性的增加显著降低收入不平等,主要源于金融多样性的增加缓解高收入群体与低收入群体间工薪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张昭和王爱萍(2016)从“投资领域分割”和“多级信贷约束”两个基本假设出发,在理论上分析了金融发展从资本市场、实体经济以及人力资本积累三个通道影响收入分配状况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对收入不平等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并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不同渠道发挥作用的机制有所差异。

      部分学者从城乡二元结构入手进行探讨,并且结论都不尽相同。李志阳和刘震中(2011)通过构建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影响,而金融效率提高可以有效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李俊青和赖其恒(2011)通过二元经济的世代交叠模型,研究认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基础教育水平以及改善金融约束相比城市来说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全国的收入基尼系数,加快库兹涅兹转折点的来临。基于金融部门与结构特征的双重视角,刘贯春和刘媛媛(2016)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不同区域(城镇、农村和整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发现逐步开放金融市场管制以提升金融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