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阶段的大数据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通常已经能够根据自身审计行业及内容建立了适用于自身的审计方法和流程,鉴于行业之间的独特性与壁垒,各套审计方法在普适性的基础上也各有自身特色,审计方法的融通与共享程度不高,因此,不同行业之间的大数据审计系统及方法难以通用,跨行审计难免会出现适用性不高且审计方法重复编写的浪费情况。同时,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往往需要先明确审计内容后续再进行组建团队、采集数据并分析等工作。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会更为依赖计算机进行审计,而相应的数据分析结果则更依赖于数据分析软件结果,为此,相应的计算机数据分析人才更为紧缺,审计人员彼此之间的独立运行又会产生重复审计的问题。最后,审计工作中虽然大数据应用已经逐步成为普遍现象,但实际应用程度整体偏低,各项审计流程需要上传至审计系统各个功能模块,流程较为死板,数据分析仅依靠一个较为简单的分析软件,仅能分析最基本的情况,后续仍旧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团队完成。在审计项目偏多时,数据分析团队会不停进行转场,以满足审计数据分析需要,因而,团队会疲于应对,也会进一步影响大数据审计的质量,为此,现急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智慧审计来辅助审计,完成较为繁杂的审计数据分析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大数据审计。 二、智慧审计体系的构建分析 (一)联合多方监督主体 审计监督主体通常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不同的审计主体看待项目的视角、对象、内容、目标、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单一的审计主体在某种程度上很难实现审计全覆盖,导致审计成效不达预期水平。如涉及牵涉部门众多、审计周期长、资金投入规模庞大的工程项目审计,审计过程中需要财务、后勤、基建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单一的内部审计或仅仅聘用第三方中介机构,发挥的审计监督力量薄弱,审计方法相对单一,无法全面精准地纠正审计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工程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性和工程安全性效果,制约审计监督质效的发挥。对此,拓宽审计监督覆盖面,有必要联合多方监督力量,实现协同治理,共享各方监督成果。国家审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力量,具有综合性、宏观性、权威性的特点,能够对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进行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作为组织机构内部的监督力量,具有评价内控有效性、监督内控运行、提供管理咨询服务、风险评估、配合相关部门打击腐败行为等作用。社会审计在风险防范、资产评估、工程造价、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专业优势,成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的重要支持力量。联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以及社会审计三方监督力量成果,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共享不同监督主体间的审计智慧(审计方法、审计判断、审计思维),发挥审计智慧叠加效应,减少监督盲区,从而全方位分析把握事物间的潜在联系和风险。 (二)搭建智慧审计系统 智慧审计系统在开发时可大致将其确定为三个主要框架。首先是数据框架,该框架是审计的基石,系统可先将需要审计的数据分为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而根据来源分为互联网、政务云及内部数据,在备份以防丢失遗漏后传输至临时规划库中,后续可进行数据整理工作,在经过去重合并后通过HDFS上传至集群。以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模块为例,打造数据库,如档案资料库、合同库、核心业务库、工程造价数据库等,实现项目样本、规范性文件、各地材料报价、工程定额、各类合同样本等审计数据的全程互通与共享,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比对、自动调用、自动关联、自动预警等功能。 其次,搭建技术架构,计算机技术是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的核心所在,在此部分系统可以借助云架构的Hadoop基础开发框架,而相应的数据和业务逻辑映射分离、界面控制则可由组件技术完成,以达到快速响应不同审计需求的目标。以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例,在技术支撑下,对接监管单位、参建单位、建设单位端口,规范并统一数据标准,有力地避免了工程管理数据信息格式不一致、信息孤岛、碎片化的问题。
最后,智慧审计系统需要落脚于应用之上,通过梳理审计需求可精简提炼出具体的功能主题和模块,之后设计满足智能化自动运行的架构,主要有数据采集、管理及建模等功能为主的数据仓库,项目管理、检索、自主分析、脉络审计、方法指引和个人中心等功能维护的应用中心,审计方法共享、智能升级、运维监控和服务器管理等功能为主的控制中心。以政府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为例,为实现应用管理需求,设计联合会审、结算管理审计、全过程管理审计、智能分析及预警、第三方机构网上公开招投标等,打通工程建设审计各阶段的线上运作网络。三大架构框架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运行智能、自动且高效的智慧审计系统。 (三)开发通用型能力工具 信息化时代下审计机关借助智能工具开展审计工作能事半功倍,有助于提升审计智能化水平。并且审计机关开展的审计项目如医保基金审计项目、财政决算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保障房审计、扶贫审计等,存在共性的部分,有必要将智能工具、自助可视化工具通用化,从而实现智能工具和自助可视化工具的广泛使用,实现审计资源的使用最大化。如网络爬虫作为一种智能工具,能够根据事先设定的系统口令或规则自动化完成内部系统信息或互联网程序或脚本的精准抓取,有力地减轻了审计机关人员工作负担,并且降低了人工校对成本及出错机会。以3S技术(GPS、RS、GIS)为核心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传感器技术、空间技术与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的产物,其中GPS技术为审计人员提供位置和导航功能,RS技术是实时更新地理位置变化,及时对GIS进行数据更新,GIS主要职能是管理、更新及分析多种信息数据,3S技术在工程量核算、工程合规性审查、生态环保矿产资源审计等方面效果突出。如在政府投资项目某供热项目审计中,当地审计机关人员改变了传统查看附着物清查资料的审计方式,借助谷歌地球GIS技术比对施工前后的影像资料,发挥技术带有的智能测量、定位、回看等功能,精准发现地面侧柏数量与实际临时占用耕地面积不符,利用远程审计和现场审计发现相关文件中存在重复结算侧柏补偿款异常问题。审计机关人员通过开发智能通用型工具,利用工具远程定位、核查及分析审计疑点,并到现场一一核实,集成数据监控的异常情况再到现场审计中深入核查,有力地解决了传统审计方法下发现问题难、取证难的问题,辅助审计人员进行疑点发现、异地现场取证等工作,实现了从现象到原因的深入挖掘,大幅度提升审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