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视角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作者简介:
唐洋,董怡颖,阳秋林,南华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虽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较大、种类丰富且潜力巨大,但仍然存在人均占有量较小、开发利用困难以及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等问题。受传统只追求经济增速理念的影响,不少领导干部迫于自身政绩考核压力而不顾长远利益,通过乱开发、低效率、高消耗等方式换取个人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标志着此项工作正式开始全面推广。此项工作有利于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开发的责任意识,并促使其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本理论分析

      国家治理指的是管理和监督所产生的效应,其本质在于通过发挥国家治理的属性和功能,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特定的社会秩序。国家一直致力于从不同领域和不同视角探索治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国家治理的理念也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应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部分。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将审计运用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拓宽管理渠道,避免政策盲区,形成对权力运行的全面制约和监督,从而发挥审计在服务于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开展领导干部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方面是通过开展“自纠自查”,对在审计活动中所发现的与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有关的重大问题,可以责令有关单位立即做出全面整改,从而减少后续风险或安全隐患出现的概率,以促进对资源财产的有效管理和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起到“敲山震虎”的警示作用,除了考核领导干部在任期内对于资源的监督管理能力和对生态环保的履职状况,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个督促和制约,促使他们主动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监督管理的观念,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另外,在国家审计基础理论的相关论述中,国家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一般是由国家审计本质、国家审计假设、国家审计对象、国家审计标准等要素组成。因此,在分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框架时,可借鉴国家审计以及环境审计的基本理论来进行探讨。

      二、国家治理视角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框架构成要素

      (一)审计本质

      审计本质是审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基础。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审计本质的理解都在逐渐深化,由过去的概念模糊到逐渐清晰。从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活动评价论。该观点认为审计的实质是对有关资源事项的客观评价行为,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质是审计中涉及领导干部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领域的履职责任情况。

      2.经济控制论。该观点认为审计实质上是一个特殊管理过程,其主要监控的对象是受托责任的落实状况,切实履行政府的受托责任,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要确保自然资源资产干部人员正确履职。

      3.经济监督论。该观点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因此,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本质就是对领导干部所承担的自然资源资产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查验和监督。

      4.免疫系统论。该观点认为审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的同时要发现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以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利用。故将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与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效果挂钩,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维护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平稳运行。

      (二)审计目标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目标是指开展该项审计所需要实现的客观状态和结果,同时,它也是当前国家治理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的需求。总体目标应该分为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宏观目标是指通过发现在自然资产利用管理与监督检查等领域出现的严重问题,经过不断剖析原因,依据具体情况给出整改意见,以明确领导干部对自然资源资产的责任,从而形成正确的绩效观和政绩观,并自觉地把自然资产保护和环境保护相结合,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社会责任意识。微观目标是指通过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履职状况做出评估,并经过对有关经营行为的审计,核实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使用过程是否遵法守规,以及是否遵循“3E”(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管理准则;核实被审计干部所提交的有关自然资源资产信息是否真实可信等情况。

      (三)审计假设

      审计假设是为了帮助审计理论的演绎推理和审计工作顺利进行而做出的假设,是对审计实践的高度抽象。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出发并结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特点,其审计假设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