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审计的法治保障研究  

作者简介:
徐彰,博士,南京审计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审计法学;肖涵予,南京审计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家审计法治;肖可,江苏省审计厅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为审计监督。

原文出处:
会计之友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3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人类活动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我国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略,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这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重要体现,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双碳”战略指明了方向。

      我国宣布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我国的“双碳”目标)。“双碳”目标是符合人类社会福祉,顺应历史趋势的中国选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这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我国当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全国统一的碳市场也已于2021年上线。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推行,各环节都亟需审计的参与,还需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碳审计监督体系。推行碳审计全覆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中之重。审计监督的根本属性是政治属性,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审计在监督制约权力、促进政策落实、维护国家安全、推动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背景下,通过国家审计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其前提和基础是碳审计领域完备的法治保障。

      二、文献回顾

      虽然碳审计在学术领域受关注的时间不是很久,但已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讨论的主题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碳审计的作用发挥、碳审计的主要内容以及碳审计的评价体系。

      (一)碳审计的作用发挥

      开展碳审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碳审计如何发挥作用,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发挥作用过程中面临的障碍,合乎逻辑地成为研究的关键。晏维龙和徐志耀研究认为,碳审计是保障双碳公共资金安全和相关信息真实的重要措施,可以促进双碳项目有效合规进行,同时也是评价双碳政策效能和加快制度优化的内在要求。Kontokosta等以美国纽约的数据为对象展开研究,认为强制性审计在实现全市碳减排目标所需的能源效率方面效果并不理想。Wei Qian等研究表明,审计和基准工具以及控制工具对碳管理和披露有显著影响,而对于测量工具,没有观察到显著影响。Fernando等分析认为,能源审计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张龙平等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越强,低碳发展水平越高;制度环境和财政状况越好的地区,国家审计促进低碳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越好。

      (二)碳审计的主要内容

      碳审计的内容是学界讨论的焦点。部分学者认为碳审计内容应当是对企业碳排放权报告的审计,是对社会责任报告中碳信息的审计,或者是对披露的碳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监督、鉴证。根据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情况及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三个关于碳市场的部门规章,我国的碳排放权和碳配额等同,目前仅将电力行业纳入,后续还会尽快将高耗能产业陆续纳入,因此碳排放权报告主要是由企业编制。还有一些研究指出碳审计的审计内容应当仅限于查验和鉴证碳足迹测算,并以此来反映资源利用率。这种观点主要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提出的,其审计内容包括:对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进行衡量并计算其通过碳汇抵销部分,出具鉴证报告。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碳足迹的测算除了生产环节,还应当包括供应链上的碳足迹流,郑石桥将其概括为碳排放源观,即碳审计客体是导致碳排放的排放源。有学者以不同的排放单位划分审计客体,例如以地区、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家庭或个人为单位,对其碳排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或者其所履行的社会环境责任进行审验、鉴证或第三方评论,另有学者直接采用列举的方式对碳审计范围进行界定,认为其包括了财政财务审计、碳标签认证审计、政策审计和绩效审计、会计核算审计、制度复合型审计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审计。

      (三)碳审计的评价体系

      以审计内容为基础,如何建立碳审计的评价体系、设置评价指标成为学界关注的另一个重点。王爱华和李双双构建了包含准则层、要素层、指标层共46个具体指标的企业低碳审计DRS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弥补了传统指标体系将环境指标与经济指标割裂、单纯依赖静态指标等不足。陈洋洋和王宗军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低碳消费、低碳技术、环境资源、低碳政策五方面尝试构建了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认为这一指标体系能有效提高低碳效率,加快低碳经济发展。王涵和李谦基于绩效审计的3E理论,以国电电力为例,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方面构建火电企业低碳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袁广达等基于5E原则,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环境性、公平性五方面建立了一套低碳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以中石化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环境优值模型赋值并进行绩效审计评价。Tang Qingliang分析了与碳审计需求增加相关的因素,认为碳机构的建立和绿色资金的大幅增加是开展碳审计的主要原因,而碳审计是管理转型和组织创新的有效工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