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国家治理革命背景下,审计监督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均指出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2018年修订出台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确立了内部审计职责,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的研发对于完善内部审计指数体系、促进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全覆盖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新时代内部审计在党的领导下承载着更大的历史使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仅是我国内部审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还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部控制进行再控制。财政部先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构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逐步加强,趋向全流程监督。内部控制情况被明确确立为内部审计的关键职责,依托内部控制审计有力保障内部控制设计科学和运行高效。人民银行围绕内部控制审计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完善组织治理和风险管理,改善控制效率和效果。程平教授带领的团队系统地研究了重庆市海事局内部控制审计问题,内容涉及收支管理、合同管理、建设项目管理、采购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的内部控制审计。随着内部控制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已有的内部审计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方法、视角等方面。徐公伟等提出了内部审计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框架,魏乾梅、李光绪、冯茜分别基于卓越绩效评价模式、层次分析法以及平衡计分卡构建内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孟宪宇等、范经华、安娜从职业化水平、质量控制以及绩效视角探讨了内部审计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类型各异,现有评价体系各有侧重,信息可比性尚有不足。本文借助合适的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持续性量化评价,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化。 二、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的现实基础 (一)国家层面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有利于加强民主监督,深化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一是反映履职能力,贯彻落实公共问责机制。问责的强度决定内部审计机构的规模和独立性,问责的内容决定内部审计业务类型。随着我国人民民主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民主监督全面深入,政府履职方式愈加规范化、精细化、程式化,在效果、效率等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随之凸显,量化内部审计工作有益于更加直接地反映其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程度。二是以实践为根基,为完善我国内部审计准则提供现实依据。当前,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仍处于逐步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趋同的阶段。然而,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具有显著优越性,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部审计制度势在必行。借助内部审计指数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能够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实践中暴露出的不足之处,进而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建设指南,制定与修订相应准则,形成特色鲜明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组织层面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不仅将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效率效能,还将对内部控制、组织治理产生积极影响。一是指导行政事业单位高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缓解审计资源不平衡的现实困境。各内部审计部门按年度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报告,从绩效、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维度梳理本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过程、结果,依据评价结果进行针对性改进。与此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借鉴与应用组织系统内部得分较高的其他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的成功经验,提升本单位内部审计力量。二是以内部审计为切入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优化组织治理。内部控制审计是内部审计类型之一,用以检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指数不仅能够引领协助内部审计部门完善自身,还将加强其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支持作用,提升所在组织履行政府职责、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水平,实现长足发展。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体系构建 (一)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的可行性分析 平衡计分卡与行政事业单位非盈利性的职能定位高度契合。在考虑利益相关者权益、关注受托责任的基础之上,强调内部运营与成长,关注内部审计工作的健全性、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相较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等衡量价值创造的方法而言,平衡计分卡兼顾价值创造的过程与成果,并重短期效益与长远价值。基于平衡计分卡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在环境、技术、实践等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其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发展迅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并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工作形成有效指导和监督。与此同时,我国内部审计行为日渐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日益提升。刘力云在2007年1月基于政府官方网站信息对我国中央政府部门、机构和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的调研表明,10.3%的调研对象设置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21%的调研对象在其他部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由其他部门承担内部审计职责。张琦在2021年4月开展相同的调研结果则显示,前述两种情况的占比分别为25%和53.13%。14年间,中央政府部门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比重上升14.70%,未单独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但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机构比例上升22.13%。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基础建设之上,如何对内部审计工作展开评价便成为下一步工作重点。其二,现有研究为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奠定了技术基础。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实现审计目标。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唐大鹏、Tseng C Y先后构建公司治理评价指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数、风险管理指数等指标体系,涉及内部审计全过程,在技术方面对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具有借鉴意义。其三,平衡计分卡广泛运用于行政事业单位评价体系构建中,具备实践基础。李天勇运用平衡计分卡思想构建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陈芳、李长青结合各行政事业单位性质探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构建统一的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数提供了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