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下简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2017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新型的审计业务,各地审计机关摸着石头过河,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实施审计试点项目超过800个,涉及被审计领导干部1200余人①。通过审计监督,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执行力显著提升。 但同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开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审计全覆盖难度大,审计对象涉及生态环境领域的诸多方面,常规审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审计人员不足与审计范围过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证据获取难度大,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分散在不同单位和部门,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较差,甚至同一类型自然资源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记录结果不一致,大大增加了数据获取和核实真伪的难度;审计评价难度大,审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问题定性进行主观判断,但由于审计人员生态环境知识储备不足,容易增加审计风险;责任界定难度大,环境问题具有流域性、潜伏性和时滞性等特征,导致各方互相推诿,责任界定困难,影响审计整改和问责。这些问题都需要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方式方法的创新予以解决。 为了更好地解决审计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2021年6月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署印发的《“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包括创新审计理念思路、创新审计组织方式、优化审计流程管理等。区块链作为一种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与审计实务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目前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存在的困难,有可能借助区块链技术得到有效解决。例如:区块链分布式存储、可追溯的特性,有助于提升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可以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共识机制、公钥、私钥机制等能有效促进各部门间的联动;公开透明披露则有助于社会舆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目前学术界针对“区块链+审计”模式的研究尚浅,且基本停留在理论层面,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实践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尝试对“区块链+审计”模式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拓宽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领域,而且为审计方法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区块链+审计”模式的内涵 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经济技术环境,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不断探寻审计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数据式审计模式的概念。数据式审计不依赖纸质账目或电子账套,而是直接将电子数据作为审计对象,目前该审计模式已在国家审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数据量以及多种多样的数据形式,数据式审计模式的发展也需要各类新型技术的支持。 区块链所拥有的诸多特性,例如不可篡改、时间戳、网络共识、分布式账本以及可编程性等,与数据式审计模式的要求具有高度相关性。审计人员利用区块链技术采集数据,大大提高了真实性和可靠性,其可编程的特点还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区块链+审计”模式在本质上是数据导向的审计模式,因此并没有改变审计的属性和内容,而是一种审计作业模式的创新。 “区块链+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理解并掌握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并运用“区块链+审计”应用程序来开展各项审计业务。“区块链+审计”模式以区块链应用系统和被审计单位的区块链数据为审计切入点,审计主体需要与被审计单位形成一个区块链网络,并在被审计单位的区块链系统中嵌入一个只读节点,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实时访问,这样的技术有助于消除审计方和被审计方之间的信息壁垒。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分析和延伸取证,最终完成审计工作。 三、基于“区块链+审计”模式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目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内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履行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促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区块链+审计”模式下,在传统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目标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优势,还包括完整性和安全性目标。 首先,“区块链+审计”模式下的真实性、完整性目标,需要确认领导干部提供的反映其在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是否真实、合理且完整。在“区块链+审计”模式下,相关职能部门需将全部信息上链,借助区块链技术的密码学功能,信息一旦上链则无法被篡改,这从源头上避免了“假账真审”。同时,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可结合具体审计目标进行多方取证,并实现对审计数据的自动筛选,一定程度解决了传统审计模式下因人力、时间资源有限而导致的审计资料不完整、不全面等问题。 其次,“区块链+审计”模式下的合规性目标,需要确认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参与决策的环境治理资金使用和环境保护支出严格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等的规定。在“区块链+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需要根据政策文件和重要性水平,在智能合约中设置相应的金额或数量预警点,一旦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某项财务活动指标到达预警点,则实时发送审计疑点,审计人员对疑点进行追踪,及时查证可能存在的违规违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