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笔者见到一件西周时期有铭铜尊的器形及铭文图片(见图1)①,未见著录,器物不仅完整,花纹清晰,时代明确,而且铭文及内容也很有研究价值。为不使重要材料遗失,现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此尊器形、纹饰与陕西扶风庄白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穆王时期的丰尊类似。丰尊体形不大,通高16.8厘米,腹径14.6厘米,口径16.8厘米。下腹外鼓,侈口,圈足。腹饰大鸟纹,分尾,巨冠前垂。颈及口沿下饰鸟纹,颈中部有兽首,以雷纹为地。腹底铭文有5行31字(见图2)②。 相互比较,就器形、纹饰、铭文风格等特点来看,将此尊确定为穆王时器当无大问题。此尊有铭文2行10字,识别及理解还有一定难度,需要做些分析。
考虑到尊铭右旁下方左右还有笔画,应与下列所见铜器铭文类似:
2.吴镇烽《金文通鉴》02426著录一件韩伯丰鼎(见图4),据介绍为西周早期器,出土地不详,为某藏家藏品。通高18厘米,口横12.3厘米,口纵9.5厘米,腹深6.8厘米。长方体,窄沿方唇,口沿上有一对立耳,平底四柱足,四隅有扉棱。四壁各饰阴线云纹,足上部饰兽面纹。未著录。内壁到内底铸铭文51字:
铭文内容另当别论。其中与尊类相同的文字,吴镇烽隶定作
。现截取诸字比较如下:
上列前二器中的这个字,谢明文(2015:70-72)曾分析为从
(土)从倝,即垣,读为韩。其在“后记”中提道:“刘洪涛告知,他在一篇未刊稿中认为《集成》05906之‘
’可能是当姓氏讲的‘韩’字异体。”谢明文又在文中谈到苏建洲曾转述刘洪涛在其《金文考释两篇》中的意见,认为“倝”字的字形构造象旗杆之形,其字下部后来裂变为“也”字形,“也”字形所从的“口”变为圆形就成为“子”字形,“子”字形的圆中加点就变作“早”字形。谢明文对刘洪涛的意见又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刘洪涛主张“倝”字的字形构造象旗杆之形无疑是对的,但金文“倝”字应该就是旗杆之“杆”的表意初文,其间的圈形是指示符号,指示旗杆之所在,或在圈中加小点。 刘、谢二位均认为此字从“倝”当读为“韩”的意见是正确的,但对字形的分析还可进一步推敲。根据上列前三形,右旁的“倝”之上部为“
”,象飘游的旌旗。“
”的下面部分当为旗杆之插座形,下有支撑,是“倝”本象旗杆立于插座之上高悬之形(主要起稳固作用)。右形下面的左右小竖,可能是趁隙加点,也可能有其他含义(固定)。后来的字形均当由此演变。《说文·孰部》:“倝,日始出,光倝倝也。从旦,
声。”其显然是据讹变之篆书为说解。近见张维持(2017)之文,其认为甲骨文的
为“倝”之初文,颇有道理;并联系上举金文,指出下部所从为鐏或镦,即針,读者可以参阅⑨。其(或偏旁)演变关系大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