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史分析

作 者:
武力 

作者简介: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原文出处:
近代史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讨论现代化热潮时,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就总结说:“什么是现代化,无经典定义。总的说,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应包括各个方面。”①就新中国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它的本质和特点,即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五个特点: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现代化有丰富的内涵,有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人的现代化。笔者拟从经济史视角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做一分析。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外部冲击下开始的,在此之前,既没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准备,也没有市场革命的制度准备。如果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以发展近代工业和市场为特征的现代化,那么到今天,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大约180多年的时间,可谓艰辛备尝,终成正果。从现代化中的工业化、市场化以及民主化来看,这180多年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1840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第一个阶段;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即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第一个时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第二个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为第三个时期。这里仅就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在经济领域的推进做一初步探讨。

       一、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内外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现代化阻碍重重、进展缓慢的局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历史的新纪元,也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探索。众所周知,早在1947年下半年中国革命战争发生了历史性转折的战略反攻以后,中国共产党就开始思考和谋划成立新中国和未来的发展问题,提出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但是目前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发展生产力,等基本具备了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生产力后,再采取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革命,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些思想和政策都充分地反映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在此前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有大量的说明。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根据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建立的是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实行的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均衡发展经济政策。当1953年中国开始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中共中央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参照苏联的经验,设想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点时间,在大力推进和实现工业化的同时,生产关系也相应地、逐步地向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以建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目标的和平方式的社会主义革命大大提前,在1956年底就基本完成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不仅没有发生苏联当年出现的生产力遭到破坏的情况,反而保障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中国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能够做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一)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从政治上看,新中国政府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农村,通过彻底的土地改革,不仅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也将政权下沉到最基层。在城市,代表现代经济的民族资产阶级,到解放时已经衰落,又经过新中国政府整顿市场、调整工商业、“五反”运动,以及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2年底,不仅在政治上心悦诚服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思想上认为资本主义没有前途,在经济上也远不能与国营经济相抗衡,处于从属的地位。此外,抗美援朝战争和此后的台海危机,也使得全国人民对加快建设国防工业重要性形成共识,支持政府的优先快速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从经济上看,新中国政府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敌产,控制了金融、重工业、现代交通通讯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控制了主要工农业产品的流通和对外贸易。当时在国民经济中占很高比重的小农经济(约有一亿多户),不仅因为规模小、经营分散,无力与市场和国家抗衡;而且更重要的原因是土地改革所实行的由政府领导的无偿的、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法,虽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颁发了土地证,但是实际上却动摇了土地私有制的彻底性。此外,在1953年中国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后,随着经济“紧运行”和“短缺”的出现,私营工商业在原料、资金等方面都遇到困难,加上党和政府采取了比较合理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公私合营等政策,私营工商业者愿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止损”和生存发展。

       (二)西方威胁和苏联援助的国际环境

       一个国家在进行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选择时,都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要解决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而不是只考虑经济和短期经济效益这个单一因素。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保证国家安全、能够成功抵御外敌入侵,就成为第一要务。毛泽东在1953年就指出:“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这种痛苦我们中国人民已经受够了。如果现在我们还不建立重工业,帝国主义是一定还要来欺侮我们的。”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