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公共卫生事件持续蔓延,叠加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产业发展模式加速重塑。我国高技术产品具有“低端锁定”属性,大而不强,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贸易摩擦升级,在诸多经济领域极易受到发达国家技术上“卡脖子”行为。发展核心技术,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迫在眉睫。其中,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提升是关键。产业技术复杂度,反映生产环节的效率,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对产业技术进步情况进行评价。生产环节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越高,技术复杂程度越高,其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内部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无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冲击,还是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等问题,考察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府的行为特征对经济的稳定增长、产业升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除直接的产业政策外,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中,促进重大产业政策落实,监督资源合理配置、增强创新动力、改善制度环境。国家审计早已不局限于财务领域审计,更关注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分析国内外形势,防范风险,推动经济稳步运行。经济治理领域,国有企业中经济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体现为公共经济权力的运用,受到国家审计监督机制的约束。因此,国有企业是国家审计机关的重要监督对象,国家审计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专项审计等工作,作用于国有企业,其可在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投资效率、约束高管异常行为、提高创新能力以及提升经营业绩等方面发挥治理作用,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审计机关揭示国有企业产业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将对国有企业的积极影响外溢至产业。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行为领域,较少从中观层面探讨国家审计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构建新发展格局高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从监督的视角出发考察国家审计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将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基于此,本文选取2011~2018年审计署公布的国资委控股的央属上市公司审计结果公告展开研究,沿着国家审计影响微观企业行为,进而影响中观产业发展的研究思路,考察国家审计与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企业研发投入、经营效率(产能利用率)等方面,深入剖析国家审计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具体作用路径;同时,从产业技术层面、地区层面对国家审计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异质性进行检验。本文为国家审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可能的贡献有:一是厘清了国家审计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具体路径。本文分析论证国有企业行为影响产业发展的实现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将国家审计、国有企业、产业发展置于同一场景进行研究,有助于厘清国家审计影响产业发展的机理机制。二是深化拓展了国家审计理论研究。本文基于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行为的研究基础,将国家审计影响国有企业行为的经济后果延伸至产业发展领域,利用审计署公开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为从更广阔的视野理解国家审计在经济领域的治理作用提供新的思路。三是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研究视野。已有文献关于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制度、社会资本和价值观体系等软性基础设施方面。本文研究结论能有效弥补现有文献忽视监督制度在产业发展中作用的缺憾,证实了国家审计在推动产业技术复杂度提升、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有治理作用。同时,本研究还可为推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二、文献回顾 (一)产业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相关文献 已有研究认为,诸多相似禀赋结构的地区或国家,其产业技术复杂度存在“Rodrik悖论”。其根源在于,产业技术复杂度提升的决定因素除硬性基础设施外,还应包括制度等软性基础设施,即制度环境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制度在生产、交换以及分配等交易行为活动中,有激励约束作用,良好的制度环境能有效优化地区资源转化能力,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技术复杂度。贸易制度通过改变行业竞争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国家或地区贸易自由化程度高,贸易开展和协调程序简化,带动产品频繁流动、行业竞争加剧,助推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产业技术复杂度。金融制度通过改善区域内企业融资环境进而提高产业技术复杂度。合理的金融制度,有助于促进区域内金融发展,减少企业融资约束,降低区域外部融资依赖,促使企业融资方式多元化,为企业研发投资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资金,提升所在产业技术复杂度。产业制度直接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产业政策制度是协调产业状况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其通过政策倾斜促使生产要素高效配置,支持鼓励类产业增加创新投入,提高研发能力和产业技术复杂度。环境规制改变产品产出结构影响产业技术复杂度。环保政策的出台,对重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资源要素形成挤出效应,迫使资源要素在产业间再配置,提高创新能力,改变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技术复杂度。 (二)国家审计经济后果相关文献 国家审计内生于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经济治理领域,国家审计具有经济体检功能。从宏观层面看,已有研究发现,国家审计不仅能够促进地方经济数量增长,还可推动经济内循环、外循环、双循环耦合协调,完成增长质量的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少学者对国家审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机制展开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国家审计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此外,国家审计还可通过优化市场、行政与法制等外部环境来改善区域营商环境;营造激励创新的治理环境、促进城市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集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高政府治理效率、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国家审计正向影响国企治理行为,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可发挥揭示功能从业务流程中发现腐败细节,发挥预防功能对高管机会主义行为形成震慑,发挥抵御功能弥补制度漏洞,纠正扭曲的制度安排,从而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抑制高管腐败,减少在职消费和费用操纵,提高国企治理水平。国家审计提升企业经营活动效率,国家审计具有资源分配优化效应和资源利用治理效应,通过揭示、抵御、预防国有经济资源的不恰当利用行为,提高国有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和经营效率的改进,进而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国家审计全方位地监督揭示国企不利于创新的违规违纪问题,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确保研发投入的合规,优化研发资金配置效率;同时,抑制管理层套取、侵占政府研发补贴行为,提升政府补贴政策效力,促进创新产出,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