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历史是汉民族和非汉民族共同谱写的历史。北方历史上非汉民族的割据王国很多,但是地域有限。而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和满族人统治的清朝的版图比现今的中国疆土还要广阔。元朝统治历时近百年,清朝近300年。由于国都都设在北方,北方汉语受到蒙古语和满语的影响远甚于南方。这种长期的民族间交往,当然伴随着人群的互相同化、文化倾向的不断变更及语言的互相借用和渗透。今天中国境内北方各种语言和汉语方言的现状,是历史长期演变的结果,有的语言还在变化,这是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 “有”这个动词是语言里最常见的动词之一。有的语言“有、是”同形,如蒙古语族诸语言;有的语言“有、在”同形,这在中国境内非汉语言里的存在似乎更为普遍,如藏缅、突厥、蒙古、通古斯语族的语言。中国北方的汉语方言由于长年和非汉语言接触,至少出现了(过)几种完全不同于汉语母体的用法。本文将讨论以下这三种用法:一,句子+有;二,有=在;三,主语(+与格标记)+宾语+有。 用法一见于汉语历史文献,15世纪才逐步消失。用法二在汉语历史文献里有过记录,但由于比较口语化,故在历史文献里不多见。但是在今天的西北地区,这种用法普遍存在于汉语方言的口语当中。用法三未见汉语历史文献记载,但在西北地区活的汉语方言里有逐渐扩散的趋势。由于前人对用法一已有充分的研究,故本文只做简略概述。用法二、三的既有研究还不够充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2.北方汉语“有”的三个用法的历时演变 2.1 句子+有 研究汉语史的人早就注意到,北方汉语里出现过从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的直译体的句子,比如“动词+有”这个句型。亦邻真(1982)、余志鸿(1988,1994)、祖生利(2002)、李崇兴等(2009)等学者都有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动词+有”这种用法在《蒙古秘史》的直译体里比较突出。一般认为《蒙古秘史》代表了13世纪的蒙古语。根据余志鸿(1988:29)的研究,《蒙古秘史》约于元世祖忽必烈建国初期(13世纪中叶)成书。该书开篇第一页第一段这个句型就出现了三次,此处仅举两例:
《蒙古秘史》里句子后面加“有”的用法很普遍,但是“有”的写法在蒙古语音和汉语直译体都有不同的形式。基本分为a-和bu-两类①。句子后面加“有”的用法,在15世纪的文献里仍能看到。这显然是受到了蒙古语的影响,而不是汉语自身演变所造成的。在后来的文献《老乞大》里,这种句型还保留着。我们可以比较《老乞大》四个不同的版本观察这个句型逐步消失的情况。根据李泰洙(2003)的研究,这几个版本刊行的时间如下:A本,元代古本,1418-1450年间;B本,《老乞大谚解》,1423-1434年间;C本,《老乞大新释》,1761年;D本,《重刊老乞大》,1795年。此处采用了竹越孝教授提供的四个版本的电子版语料。现在我们比较几组例句:
从(3)很容易看到,只有A本还留有这个句型,即在句末加“有”。A本很有趣,(3a)中“没”和“有”明明是一对反义词,却能同现,形成“没回性有”。在年代稍晚的三个版本里,句子后面的“有”就被删掉了。但是有一个特例,有一个句子后面仍加了“有”(“是汉儿有”A5/2b3;B5/I6b4),而其他版本句末的“有”都去掉了。这表明A本和B本的时间很接近。句末加“有”的句型明显式微,因为这个句型不符合当时的语言习惯,不能代表当时“标准”的汉语,故不能出现在高丽(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材里了②。如果四个版本的刊行时间准确,可以认为这个句型接近15世纪中期就消失了。如同亦邻真(1982:165)指出的那样,“硬译文体虽然采用元代口语词汇,但并不等于元代汉语口语”,“句子+有”这个句型在元代开始渗入北方汉语,但北方汉语一直没有“消化”或接受这个句型。 2.2 有=在 “有”作“在”讲,在语言里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在北方汉语里,“在”和“有”的用法有分工。由于这种用法的口语性质,使其在历时文献里的用例数量有限。请先看在《蒙古秘史》里出现的例子:
(4-6)清楚地表明,“有”作“在”讲。这是笔者目前发现的13世纪蒙古语直译为汉语的最早用法。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4-6)都用bu-类的“有”,而前面的(1-2)都用a-类的“有”;根据前人的研究,a-类表达未见的客观叙述,而bu-类表示说话人已见/已知的主观描述。小沢重男(Ozawa 1965)是第一位看到这两个用法区别的学者,而上述的例子完全证实了他的观点。 《老乞大》的语言性质非常口语化,但未见到同样的例子③。元末明初文献在对话里仍有“有”相当于“在”的例子。下例转引自祖生利(2002:464)。
“有”作“在”讲这种用法在北方主要汉语方言里并没有保留下来。但在西北地区各个方言里都用得很普遍。甘肃青海一带已经形成了一个语言区域(Slater 2003;Janhunen 2006;钟进文2007;Xu and Wen 2017;徐丹、贝罗贝2018)。在这个语言区域内,不同语系的语言和方言在句法上共享一些显著的特征。比如“有”用如“在”就是一例。从汉语各方言到各非汉语言,这一用法惊人地一致。如果说北方中原地区由于受到了蒙古语的影响历时文献里产生了这种用法,那么在西北地区,就不止一种非汉语言影响汉语各方言了。这些非汉语言本身也不属于同一语族或语系。我们先看该用法在汉语方言(包括汉语的特殊变体,如五屯话和唐汪话)里的用例,再看看非汉语言里的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