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述中的自由直接引语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周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当代修辞学

内容提要:

自由直接引语指不含有引导句的引语。自由直接引语出现时,故事讲述者化身为情节内人物的扮演者,这是口语故事讲述与书面叙事语篇的一个重要差别。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受到多种因素限制。一方面,讲述者选择自由直接引语来表达故事人物话语时,话语主体一般为已经被引入话语的人物,属于已激活信息。另一方面,采用自由直接引语往往与互动行为类别密切相关。自由直接引语的引述方式,讲述者频繁化身为故事情节内不同角色,多见于单纯故事讲述行为;而在论证、说明等特定互动行为中的故事讲述,倾向于使用含有引导句的编码形式来明确信息来源。除了语言编码手段之外,多模态资源也是识别自由直接引语边界的重要手段。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引语(reported speech),指说话人引述自己或他人在某一具体语境中的话语,是人类言语交际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一直受到叙事学、语言学、语言哲学等学科的关注。

      关于引语的类型,除了常见的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外,语言学家们对引语类型都有更加细致的划分,如Jesperson(1924:291)主张将间接引语分为“从属性引语”(dependent speech)和“介绍性引语”(represented speech)两类。在Quirk等(1972)编著的英语语法著作中,把英语的引语分为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和自由间接引语(free indirect speech)三类。黄衍(1980)在此基础上,还划分出英语引语的第四种类型,即自由直接引语(free direct speech)。Leech & Short(1981:324)认为还有一种比间接引语更间接的“言语行为叙述体”(the narrative report of speech act)。此外,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也有更详细的划分,如英国批评家Page(1973)将英语小说中的人物话语分为了8种①。

      汉语语法学界关于引语的研究以往大多集中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两类,如徐赳赳(1996)以报刊叙述文为材料,分析直接引语的形式特征和多种功能;董秀芳(2008)分析《红楼梦》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混用的现象;乐耀(2013)讨论新闻和小说中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传信功能等。也有一些研究对引语作出更为细致的分别,如吴中伟(1996)以书面语材料为分析对象,用语气是否保留、指别关系是否一致、引号是否出现三个条件,将引语分为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四类。吴中伟(1996)指出,上述几类之间的区别在于直接引语出现在引号内,语气和指别关系不变;间接引语不出现在引号内,语气和指别关系都发生变化;自由直接引语不出现在引号内,语气和关系词语不变;间接自由引语不出现在引号内,语气不变,指别关系发生变化。这种四分法的分析与叙事学研究中的话语模式相对应,如例(1)所示(转引自胡亚敏2004:90):

      

      这四种类型的话语模式划分也涉及是否有引号以及指称形式的选择,但在自由间接引语上,与吴文存在差异。比如,例(1)d是由例(1)c去掉引导句(reporting clause)“他说”而来。但是,单看例(1)d,则仅仅是陈述“他将要做某事”,并不能得出是在引述“他”所说或所想的话。下面例(2)是关于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提及这个人物自身时,用“他”而非用“我”。

      

      吴文认为自由间接引语是“在文艺语体中描述心理活动的语言手段”。

      在实际发生的故事讲述中,也有讲述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叙述,如例(3)②:

      

      例(3)中下划线部分“这等于白给,自给二百啊”是讲述者对他人心理活动的揣测,但从形式上看,更接近自由直接引语。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有引导句,讲述者使用这两种类型的引语来表达人物话语时,受述者能够明确区分人物话语的不同来源。而自由直接引语没有引导句,受述者需要通过讲述者提供的线索来识别人物话语的来源,即自由直接引语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

      故事人物所说的话称为人物话语,人物话语可以由不同的引语类型表达。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都是讲述者对所讲述的故事中人物语言的“模仿”③,包括词汇选择、语调、音色、姿态等。从语言形式上看,二者区别在于,直接引语有引导句,如例(1)a;而自由直接引语没有引导句,如例(1)b。在口语叙事中直接引语也无法像书面语那样用引号标出引语的内容。间接引语则是讲述者转述的人物话语,有引导句,但指称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例(1)c中的“他说”“他”,而且故事人物的语气、语音等特征都不保留。

      显然,以往关于引语的研究多以书面文本为分析对象。那么,在自然口语中,言者的产出策略是怎样的,听者依据哪些线索识别引语,这些问题的研究尚有很多未知因素。下文将基于口语故事讲述材料,讨论讲述者使用自由直接引语呈现故事中的人物话语受到哪些因素制约,受述者又是如何识别自由直接引语跟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边界的。我们的讨论主要涉及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这三类。

      文中使用的材料皆为北京人参与的媒体讲述,包括电视节目访谈和网络自媒体节目,共30个小时。已标明出处以外的语例,皆为转写材料,不再随文标明出处。

      二、自由直接引语的选择限制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讲述者使用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是自由的,而使用自由直接引语则受到限制。下面分别讨论。

      2.1 篇章内部因素的制约

      2.1.1 话语主体的引入

      Givón(1984:438)区分了真实世界与话语世界,故事讲述过程中,讲述者和受述者共同构建了话语世界。我们把故事讲述中引语的来源称之为话语主体。当讲述者使用自由直接引语时,要求话语主体已经被引入话语中,并且当前话语中没有其他话语主体的竞争。试比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