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22)11-0177-08 感应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起源甚早的哲学观念,从《周易》开始就成为关于宇宙万物生成的基本理念。“感应”或称“应感”,是中国哲学说明不同物质间相反相成、交互作用过程的哲学范畴;同时感应也是气作为宇宙根本物质元素的运动模式。气分阴阳,阴阳的交互运动,就是感应。感应作为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感兴的审美观念,可以说,感应是感兴的哲学基础。按郁沅先生的分析,感应又可分为物质感应、精神感应和审美感应三类。①那么,审美感应是否就等同于审美感兴呢?感兴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非常重要方式,虽然与审美感应有着内在联系,但并非一事。笔者认为,审美感应是以感应哲学思想来解释审美过程中的物我关系,而感兴则是文学艺术活动中一种普遍存在且具有创作论属性的根本范畴。本文将从感应思想的基本意涵来分析感兴的哲学根基。 一、感应作为宇宙万物的生成模式 宇宙万物何以生成?中国哲学是以感应为答案的,其根源于气论中阴阳二气相生的观念。《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②“一”即道,是世界的统一体,老子把“一”看作统一的道本身,如《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③“二”则是指阴阳这两个对立而又互相作用的方面。陈鼓应先生阐释说:“老子以道生一强调由统一的道的本身产生出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由对立的两方产生第三者——和气,进而形成万物。”④《周易·咸卦》则以感应解释“咸”卦,“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⑤。二气,这里指天地或阴阳之气。相与,即相成。孔颖达《周易正义》云:“雷之与风,阴阳交感,二气相与,更互而相成,故得恒久也。”⑥“窃谓乾、坤明天地初辟,至屯乃刚柔始交。故以纯阳象天,纯阴象地,则咸以明人事。人物既生。共相感应。若二气不交,则不成于相感,自然天地各一,夫妇共卦。此不言可悉,岂宜妄为异端!‘咸亨利贞取女吉’者,‘咸’感也。此卦明人伦之始,夫妇之义,必须男女共相感应,方成夫妇。既相感应,乃得亨通。”⑦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又互相给予,于是产生世间万物。咸,就是交相感应。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家王弼作《周易注》释“咸”卦云:“二气相与,乃化生也。”⑧感应又有先后和主动被动的关系。感在前而应在后,如《周易正义》所言:“感者动也,应者报也,皆先者为感,后者为应。”⑨感应与气论直接相关,气是感应的中介,气又以阴阳二气为基本元素。感应的本义正是阴阳二气的交感。由阴阳交感而生万物,这是“感应”说的基本观念。《淮南子·泰族训》所说:“天地四时,非生万物也,神明接,阴阳和,而万物生之。”⑩《天文训》也在《老子》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1)关于感应的形态,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这样的论述:“阴阳之精互藏其宅,各得其所安,故日月之形,万古不变。若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此其所以屈伸无方,运行不息,莫或使之,不曰性命之理,谓之何哉?”(12)张载这里所论者,即是感应。 感应又可分为同类感应与异类感应。前者是同类事物之间的互相感应,后者则是异类事物之间的互相感应。《乾卦》中所说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即是同类感应。王弼释《咸卦》时明确提出同类的互相感应,他说:“凡感之为道,不能感非类者也。故引取女以明同类之义也。”(13)《周易正义》云:“‘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同气相求’者,若天欲雨而柱础润是也。”(14)这是声气相应,另如:“‘水流湿,火就燥’者,此二者以形象相感,水流于地,先就湿处;火焚其薪,先就燥处。此同气水火,皆无识而相感,先明自然之物,故发初言之也。‘云从龙,风从虎’者,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15)孔颖达非常透彻地解释了何谓“同类相感”。那么又如何清楚说明异类相感呢?《周易正义》云:“其造化之性,陶甄之器,非唯同类相感,亦有异类相感者。若磁石引针,琥珀拾芥,蚕吐丝而商弦绝,铜山崩而洛钟应,其类烦多,难一一言也。”(16)以上所涉皆为异类相感的例子。张载将“同类相感”和“异类相感”,提到具有哲学意义的普遍性上来,他说:“咸之为言皆也,故语咸则非事。‘咸’,感也,不可止以夫妇之道谓之咸,此一事耳,男女相配,故为咸也。咸之道不一:或以同而感,圣人感人心以道,此是认同也;或以异而感,男女是也,二女同居则无感也;或以相悦而感,或以相畏而感,如虎先见犬,犬自不能去,犬若见虎则能避之;又如磁石引针,相应而感也。若以爱心而来者自相亲,以害心而来者相见容色自别。‘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是风动之也……感如影响,无复先后,有动必感,咸感而应,故曰咸速也。”(17)张载这段论述内涵颇为丰富、深刻。天下之事皆为感应,感应是最为普遍的运动方式。“无复先后,有动必感,咸感而应”,其普遍性的哲学性质不言自明。张载是将“感应”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来进行建构的。 郁沅先生将感应分为物质感应、精神感应和审美感应三大类。郁沅先生认为:“物质感应,又称自然感应,是指物质与物质之间所形成的感应关系。”(18)《庄子·渔父》所谓“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地之理也”,《吕氏春秋·召类》所谓“类同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19),都属物质感应。《淮南子》云:“夫物类之相应,玄妙深微,知不能论,辨不能解。”又云:“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而水火可立致者,阴阳同气相动也。”(20)都是同类事物的感应。汉代大儒董仲舒从“天人感应”的角度谈论同类相应:“今平地注水,去燥就湿,均薪施火,去湿就燥。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其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物固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军之所处,以棘楚。美恶皆有从来,以为命,莫知其处所。天将阴雨,人之病故为之先动,是阴相应而起也……”(21)董氏所言,既可视为同类感应,也可理解为物质感应。关于如何理解精神感应,郁沅先生说:“精神感应,又称心灵感应,是指作为自在主体的人在精神上心理上与对象形成的感应交流关系。”(22)如《周易》中所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于物质感应、精神感应之外,郁沅先生又提出“审美感应”。从中国哲学的感应理论来看,“审美感应”应该是从“精神感应”引申出来的类别,用以建构“感应美学”的理论框架。故而,审美感应与精神感应难以截然分开,而从审美角度来阐发有关精神方面的感应现象,也是成立的,且可以在深层呈现感兴的哲学基础。郁沅先生指出:“审美感应是指审美活动过程中心与物、主体与客体的感应关系。它是以物质感应论为基础,由精神感应中的人与自然之物的感应,也即心与物的感应发展而来的……当心与物的感应进入到审美关系中时,这种感应就不再是一般的精神感应,而是构成审美关系的双方——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感应,于是就形成了审美感应。”郁沅先生关于审美感应的表述是颇为周延的,全面阐发了审美关系的感应性质,同时,揭示了审美感应的哲学内蕴。他指出了审美过程中的双向交流的特点:“审美活动过程中关系是双向交流、双向运动、双向选择的感应关系,它不仅表现为由物→心的感应过程,同时还表现为由心→物的感应过程。”(23)将中国哲学中的感应学说运用于美学,使审美主客体关系,尤其是它们的价值关系,有了更为内在的、合理的解释,应该说,感应美学的学理阐述,对于美学研究来说,是一条中国化的路径。于今之时,对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而言,感应美学是值得我们认真参照并吸收其理论精华的。从本文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要索解的问题在于,感应与感兴是什么关系?感应与感兴的内在相通之处何在?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又是什么?